眼下,自動駕駛發展如火如荼,國內多個省市已經取得顯著成果。作為先行者的廣州,已成為其中代表。
根據相關數據,廣州目前已發布過兩批智能網絡汽車開發測試道路,涵蓋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共67條道路,總里程超過220萬公里。同時,其面向企業已發放4張路測牌照和21張載客測試牌照,并于去年7月頒發全國首批遠程測試許可,在自動駕駛測試方面取得一定。
而在此過程中,廣州的南沙區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為從廣州的自動駕駛規劃和落實來看,在測試道路方面南沙區占了所有道路的1/3,達到74.1公里,同時不少自動駕駛企業和項目也都在此處,可以說南沙是廣州自動駕駛發展的核心所在。
基于此,深化廣州自動駕駛發展,從南沙入手勢在必行。為發揮南沙“先行先試”的制度優勢,加速自動駕駛汽車技術迭代和產業升級,推動南沙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近日廣州市南沙區工信局等五部門也聯合發布了《支持自動駕駛汽車行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試行)。
《意見》提出,南沙自動駕駛行業創新發展,要擴大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道路開放區域,積極推進多種技術路線的自動駕駛遠程測試,積極開展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試點, 加快推動交通路網車路協同智能化改造,以及探索開展低速智能無人車商業應用。
其中在擴大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道路開放區域方面。
《意見》表示南沙要在廣州市劃定的一級、二級及三級測試路段基礎上,分批劃定自主開放路段。同時申請在南沙開展測試的主體、車輛和駕駛員除滿足廣州市有關規定外,還應遵從在南沙區注冊成立獨立法人單位;保有測試時間不少于12個月且測試里程不少于50萬公里的經歷;以及首次申請時單一測試主體測試車輛不超過50輛等要求。
在積極推進多種技術路線的自動駕駛遠程測試方面。
《意見》指出在南沙區蕉門河、明珠灣、南沙灣、慶盛樞紐等交通設施較完善的區域,積極推進多種技術路線的自動駕駛遠程測試。具體包括避開早晚交通高峰期測試;采用車路協同技術路線可按規定權限放寬道路范圍;采用單車智能技術路線需滿足副駕駛配備測試員、測試車輛滿足教練車參數、測試主體測試時間和里程符合規定要求。
在積極開展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試方面。
《意見》鼓勵自動駕駛汽車行業相關企業在南沙區開創新商業模式。比如公眾可申請付費試乘,市場主體提供更優質試乘體驗,積極開展自動駕駛貨運試點等。不過,在此過程中要滿足過往載客測試中所搭載人數不少于1000人次,測試里程不少于10萬公里;取得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用臨時行駛車號牌;購買測試商業保險;配備測試駕駛員等要求。
此外在加快推動交通路網車路協同智能化改造方面。
《意見》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南沙區車路協同路側端智能化改造示范建設,探索制定相關技術規范與標準;穩步推進道路交通信息大數據開放、共享及應用創新。
以及在探索開展低速智能無人車商業應用方面。
《意見》支持企業在南沙區范圍內的社區、醫院、公園、港口、工業園區、商業廣場等封閉或半封閉區域探索開展低速智能無人車物流配送、即停零售、安保巡邏等商業應用試點,所采用的低速智能無人車應為純電驅動、設計時速低于30千米/小時。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