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碳中和長期目標下,雖然新能源受到了更多的重視,但傳統能源依然占據較大體量。包括石油、煤炭等在內,傳統能源不僅是需求旺盛的發電能源、工業動力能源、民用商品能源和化工原料,同時也是維持國家經濟、軍事發展的重要基礎?;诖?,作為產業鏈上游的采礦業,發展依然飽受關注。
眾所周知,一直以來我國采礦業都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對于人力依賴度極高。而如今,隨著人口紅利的快速衰減,人力成本的不斷提升,以及環保意識的增強,發展觀念的革新,傳統作業模式弊端愈發凸顯,無法跟上時代潮流。在此背景下,為推動現代采礦業的高質量、高水平發展,行業急需轉型。
那么,如何革新呢?利用人工智能、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推動行業智能化、數字化無疑是必由之路。尤其是在5G建設不斷提速,5G商用飛速落地的情況下,5G網絡的部署與應用,對于推動智能礦山發展,加速行業轉型升級來說,更是關鍵利器。具體來看,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是5G升級了礦山智能化巡檢。通過5G連接巡檢機器人或無人機,能夠把巡檢數據、視頻、音頻信號傳送到監控指揮中心,低延時、高速率、大容量的特征保障了巡檢傳輸的穩定性、高效性和全面性,從而減少巡檢對于人力的依賴,增強礦山巡檢的效率,保障礦山作用的安全。
其次是5G簡化了礦山作業的操作。傳統人工在利用采礦機械作業時,必須親身上陣,人身安全沒法獲得保障。而應用5G之后,無人化遠程操作將成為現實,利用5G網絡高可靠、低延時、大容量的特點,人們在室內就能遠程操控設備進行作業,不僅保障生產安全,同時也減少了崗位需求。
最后是5G增強了礦山數據的采集。礦山智能化轉型,關鍵在于數據采集。借助礦用物聯網,搭配上5G網絡,能夠實現水文、瓦斯等采集信息的無線回傳,減少傳輸施工和維護難度。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時減低作業壓力和難度,促進作業效率與質量的提升。對于礦山智能化發展來說,5G是關鍵基礎。
正是基于上述三大價值,當前我國也正在加速5G對智能礦山的引入。現階段,我國5G基站建設數量已經超過80萬座,5G網絡覆蓋也陸續取得成果,5G與智能礦山融合發展不斷加快。不過,由于這對組合是首次合作,融合過程中也必然存在一些問題,我國也需要進行及時發現和針對性解決。
比如在基站方面,就需要我們定制礦用5G基站,通過專網建設來保障5G礦用的實際效果和價值;同時在終端方面,也需我們推出礦用5G終端,通過專門終端設備配套5G網絡應用;此外在技術方面,更需要我們保障5G性能,由于特殊作業環境,礦用5G穩定性和可靠性非常關鍵,我國需不斷加強技術研發。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