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使用3D打印技術來創造各種各樣的產品。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3D打印被用于小型塑料物品,如汽車的零件和其他原型設備的小部件。然而,工程師們正在研究并使用3D打印技術在建筑業中建造更大的結構。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與來自Block研究集團和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的工程師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合作,在威尼斯建造了一座有趣的3D打印混凝土橋。
這座3D打印混凝土橋的一個更有趣的方面是,它內部沒有鋼筋。該團隊表示,全世界有數以百萬計的新建筑是使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盡管這種建筑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大家都知道,用于加固的鋼材和水泥是世界上大的二氧化碳污染源之一。3D打印橋梁項目展示了如何在一個真實世界的項目中減少水泥和鋼材生產的二氧化碳排放。該項目是一座12乘16米的拱形人行橋,放置在威尼斯的一個公園里,完全不用鋼筋建造。
這座橋被稱為Striatus,是使用一種添加劑工藝制造的,其特點是用混凝土塊構建成一個類似傳統磚石橋的拱形。這種純壓縮的結構允許力量傳遞到地基上,而地基則與橋體捆綁在一起。研究人員指出,僅僅由于其幾何形狀,干式組裝的結構就可以實現穩定。
三維打印混凝土是研究人員在一家名為Incremental3D的公司的幫助下開發的一種全新的類型。材料不是像傳統的混凝土建筑那樣被水平應用,而是以特定的角度應用,所以它與壓縮力的流動是正交的。這種模式使塊中的印刷層壓在一起,而不需要加固或后張力。此外,該結構不需要砂漿,且允許塊狀物被輕松拆除,讓橋梁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重新組裝起來,如果不再需要這座橋,材料也可以被分離和回收。
(原標題:建筑師在威尼斯利用3D打印技術打造了一座美麗的混凝土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