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蓋世汽車由小鵬汽車獲悉,其智能新能源汽車二期項目(以下簡稱:小鵬汽車肇慶二期項目)在肇慶市高新區正式簽約暨動工。
據悉,小鵬汽車肇慶二期項目,在肇慶市政府的財政和土地支持下,將通過增資擴產、提質增效等方式進行建設。項目達產后,肇慶智造基地整車設計年產能將從10萬輛提高到20萬輛。
“小鵬汽車肇慶智造基地從2017年年底建設,2020年5月投產。從開始一個月只有一兩百臺的產量,逐漸爬升到幾百臺、上千臺,再到這個月我們單日產能最高達到500臺-700臺。”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夏珩在儀式上表示,“在小鵬汽車蓄勢發展的過程中,為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我們對整個生產基地進行改造和提升。預期二期項目達產后,年產能將達20萬臺的規模,同時我們會引進多款全新、更有競爭力的產品,為肇慶新能源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時至今日,絕大多數人已就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未來汽車產業最終出路達成共識。隨著全球能源危機和生態環境問題的日益加劇,各國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全球新能源汽車迎來了高速發展階段。
作為全球大的汽車保有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亦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去年下半年,我國相繼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年-2035年》明確,至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將達20%。
在此背景下,據中汽協新數據顯示,2021年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47.8萬輛,同比增長2倍,目前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已超2019年全年水平。單看7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27.1萬輛,占當月新車總銷量的14.54%,占比持續走高。
其中,就小鵬汽車新交付數據來看,其7月交付量首破八千,達到8040臺,同比增長228%,環比激增22%,創下該司最高月度交付紀錄;截至7月31日,小鵬汽車累計總交付量達到38,778輛,同比增長388%,已達到去年全年交付量的1.4倍。
在此市場騰飛之際,如何抓住市場機遇,以全盛狀態迎接未來,成為諸多企業布局的重點。
單看小鵬汽車,就目前已有信息來看,除小鵬汽車與鄭州海馬合資改造的海馬汽車第三工廠外,小鵬汽車于廣東肇慶投建的第一座自有工廠已于2020年5月正式投產,第二座生產基地——廣州智造基地也已于去年正式奠基,并將在2022年實現投產,按照當初規劃年產能已超15萬輛。
今年4月8日晚間,小鵬汽車突曝新聞,稱其已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正式簽署“小鵬汽車武漢智能網聯汽車制造基地及研發中心項目投資協議”,項目占地約1100畝,將建設整車及動力總成工廠,整車規劃產能10萬輛。
根據海馬汽車與小鵬汽車在2017年9月簽署的《小鵬品牌汽車合作制造框架協議》中,初步確定協議生產車型的產能為5萬輛/年,協議自簽訂之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值得注意的是,在小鵬汽車于今年7月發布的小鵬G3改款車型上,其尾部已有“海馬”標識變更為“小鵬”,表明這款新車型將不再由海馬汽車生產。
早在2020年6月,肇慶工廠一期投產時,針對由海馬汽車代工的小鵬G3會否回到小鵬汽車自有工廠生產這一問題,小鵬汽車副總裁兼工廠負責人蔣平當時回應稱,“海馬汽車為我們代工,是借由現有資源幫助小鵬汽車首款車型盡快上市,目前雙方股東也正在交流過程中。代工有代工的優勢,自產也有自產的特點,這一點完全交由小鵬汽車發展過程、市場需求來決定,是否搬遷、什么時候搬遷。”
很顯然,伴隨小鵬汽車先后通過廣東福迪汽車有限公司獲得生產資質,并完成肇慶工廠一期投產,啟動廣州、武漢項目后,其對未來產能規劃有了清晰且明確的目標。在小鵬汽車的未來里,已不再有海馬汽車的存在,而是完全獨立自主的自產自銷。
(原標題:小鵬汽車肇慶二期項目動工,整車年產能將擴至2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