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太陽能電池是由有機材料構成核心部分的太陽能電池,主要是以具有光敏性質的有機物作為半導體的材料,以光伏效應而產生電壓形成電流, 實現太陽能發電的效果。
有機太陽能電池作為新型太陽能電池器件,具備柔性、質量輕、顏色可調、可溶液加工、大面積印刷制備等特點,是目前太陽能電池研究領域的熱點。但是效率低是限制其大規模應用的主要原因。
一、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原理
有機太陽能電池以具有光敏性質的有機物作為半導體的材料,以光伏效應而產生電壓形成電流。主要的光敏性質的有機材料均具有共軛結構并且有導電性,如酞菁化合物、卟啉、菁(cyanine)等。
二、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結構
有機太陽能電池按照半導體的材料可以分為單質結結構、P-N異質結結構、染料敏化納米晶結構。
1、單質結結構
單質結結構是以Schotty勢壘為基礎原理而制作的有機太陽能電池。其結構為玻璃/金屬電極/染料/金屬電極,利用了兩個電極的功函不同,可以產生一個電場,電子從低功函的金屬電極傳遞到高功函電極從而產生光電流。由于電子—空穴均在同一種材料中傳遞,所以其光電轉化率比較低。
2、P—N
異質結結構P-N異質結結構是指這種結構具有給體-受體(N型半導體與P型半導體)的異質結結構。其中半導體的材料多為染料,如酞菁類化合物、苝四甲醛亞胺類化合物,利用半導體層間的D/A界面(Donor——給體,Acceptor——受體)以及電子—空穴分別在不同的材料中傳遞的特性,使分離效率提高。Elias Stathatos等人結合無機以及有機化合物的優點制得的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率在5%~6%。
3、NPC(nanocrystaline photovoltaic cell)染料敏化納米晶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主要是指以染料敏化的多空納米結構TiO2薄膜為光陽極的一類太陽能電池。它是仿生植物葉綠素光合作用原理的太陽能電池。而NPC太陽能電池可選用適當的氧化還原電解質從而使光電效率提高,一般可穩定于10%,并且納米晶TiO2制備簡便,成本低廉,壽命可觀,具有不錯的市場前景。
(原標題:什么是有機太陽能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結構和原理)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