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今年10月,大眾旗下汽車軟件公司Cariad首席執行官Dirk Hilgenberg發表于WirtschaftsWoche的一份報告中提到,此前,德國三大汽車制造商戴姆勒、寶馬和大眾曾就共同運營一個軟件系統進行過討論,但這場洽談因時間規劃等問題而失敗了。
上周,寶馬汽車首席執行官Oliver Zipse表示,汽車制造商應該分擔基本軟件框架的費用,因為不同品牌的基本軟件框架差別不大。但是,汽車制造商在合作方面很難達成一致,他們不僅需要克服彼此多年的競爭關系,還面臨著開發周期不同的難題。
戴姆勒和寶馬就曾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建立過合作關系,但去年因未能就合作達成一致,僅僅幾個月后就分道揚鑣。
最近,大眾汽車表示,該公司準備與汽車同行和科技公司合作,提高汽車軟件開發的規模、速度和投資。在這個領域,他們已經落后于特斯拉和英特爾等公司。
大眾首席執行官Herbert Dies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始終對與第三方合作開發軟件持開放態度”,并定期研究各種可能會達成合作的選擇。作為去年推出的五年計劃的一部分,大眾汽車將數字化支出增加了一倍,至310億美元。該五年計劃將于11月進行年度評估。Diess表示,“向其他企業開放我們的技術平臺是我們利用規模經濟戰略的一部分。”
此前,大眾的軟件業務由旗下Cariad公司負責,但是該公司許多軟件專家已經離開。大眾去年改變了策略,讓奧迪接管了軟件業務。大眾汽車計劃在2025年推出VW-OS操作系統,還計劃在2030年使該公司近4,000萬輛汽車搭載自主研發的軟件系統。大眾現在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了,他們需要盡快讓其軟件業務運營落地。
在向電氣化轉型后,汽車制造商下一個競爭的前沿領域是汽車軟件,汽車將變成下一款附帶訂閱服務的移動數字設備。凱捷咨詢公司(Capgemini SE)預計,到2030年,超過五分之一的汽車收入將來自軟件。
Diess預計,自動駕駛對汽車行業的顛覆程度將超過向電動汽車的轉型,掌握大量數據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至關重要。Alphabet旗下的谷歌已經憑借安卓汽車操作系統在汽車儀表盤領域嶄露頭角;9月,英特爾旗下的Mobileye宣布將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共享出行服務的計劃,該服務可能于明年開始試點運營。
蘋果公司的CarPlay界面被數百萬駕車者用來控制音樂、進行導航和撥打電話。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正在研發一個代號為“IronHeart”的項目,希望能擴展CarPlay在汽車中的覆蓋范圍,可以使用氣候控制系統、車速表、廣播和座椅等功能。
Diess認為:“汽車軟件是歐洲仍有機會建立強大地位、并與美國和中國競爭的最后一個領域。只有少數幾個復雜的汽車軟件組合會在這場競爭中勝出。”就像智能手機領域一樣,最終只有谷歌的Android系統和蘋果的iOS系統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原標題:德國車企三巨頭博弈:軟件系統合作運營何時能實現)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