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消息,重慶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上聽取了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重慶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
報告顯示,《條例》實施一年多來,取得階段性成效。2020年,獲批國家科技創新基地5個,在18個貧困區縣建設農業科技園區11個,打造環大學創新生態圈6個、市級以上孵化平臺375家,新引進創新機構23家;快速組織實施疫情防控應急科研項目57項,18項科研成果用于臨床診斷和救治康復;全年技術合同交易額154.2億元。
近年來,重慶不斷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配套政策,在《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將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等設置為預期性指標,在《重慶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中,以專章形式對科技成果轉化作出系列部署;市科技局等多部門聯合出臺了《重慶市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實施細則》等,就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金融支持、容錯免責等作出規定。
市財政整合各方面資金,設立20億元重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投入,運用市場化、專業化方式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對科技成果轉化機構按照上年度轉化績效進行獎補,對被評定為重大新產品的項目予以獎勵,重慶機電集團、重慶化醫集團、中國四聯集團等市屬國企共獎勵各類科技成果860項、累計獎勵915人次,獎勵金額8000多萬元。
重慶還不斷優化平臺建設,規劃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打造兩江協同創新區,累計建設高新區12個(國家級4個)、農業科技園區22個(國家級13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