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時代,手機作為核心控制終端,已經成為日常生活必不缺少的設備。從傳統的通訊功能,到現在的娛樂社交、出行支付以及日常辦公,如果沒有了手機, 便寸步難行。不過,手機在提升了社會運行效率的同時,也給使用者帶來了新的痛點——“電量焦慮”。
手機從誕生到現在,高性能和便捷性是一貫的追求。伴隨著內置更多硬件以及新功能的加入,留給電池的空間十分有限。而當下,手機電池技術要想在短時間內實現突破性的進展基本不可能,續航尤其是移動續航成了新的難題。
現如今,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在降低功耗以及快充技術上尋找突破,但這只解決了充電時長的問題,無法解決空間問題。近幾年出現的共享充電寶,則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用戶對于隨時隨地給手機補能的需求,怪獸充電等品牌的廣泛布局,也正在讓更多人遠離續航焦慮。
從鎳鎘電池到鋰電池 更小也更持久
作為手機運行的供能單元,電池技術也隨著手機功能的增加而不斷提升。
30多年前,第一款真正投入商用量產的手機正式誕生,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大哥大”。大哥大的手機電池是由六節可充電鎳鎘電池組成的電池組,重量幾乎和現在的輕薄手機一樣。但是,大體積并沒有帶來長續航,受限于電池材料,鎳鎘電池組充電需要10個小時,但只能通話35分鐘。
到了90年代,大哥大已經過時,手機變得越來越小,而此前的鎳鎘電池組已經不再適用,市場上出現了三種解決方案,分別是定制鎳鎘電池組、鎳氫電池組和鋰離子電池。其中,定制鎳鎘電池組雖然在體積重量上更小,續航也更持久,但是充滿電依舊需要10個小時,即便是采用了可拆卸式設計,也需要每日一充。
相比較下,鎳氫電池在成本上鎳鎘電池差不多,但能量密度則要高很多,可以實現更頻繁以及更高功率的充電。但鎳氫電池的劣勢在于,其自身存在自動放電過快以及電量衰減等問題。
最后,則是一直延續到今天的鋰電池。其實,鋰電池早在90年代初就已經商用量產,并且續航能力更強。但是由于售價過高,直到21世紀初期,才因為整體成本的下滑而被大規模采用,取代了鎳鎘電池和鎳氫電池。也是在那個時候,鋰離子電池從背板一體化電池,轉變為嵌入式可更換電池。
從鎳鎘電池到鎳氫電池再到鋰電池,手機電池正在變得更小也更持久。不過,在鋰電池30年的發展歷程中,蘋果公司的一項決定,不僅改變了鋰電池的形態,更讓整個手機行業實現了革命性的跨越。
2007年,iPhone正式發布,不僅采用了更大膽的設計語言,還取消了可更換電池設計。這個操作讓鋰電池不用再有固定的模塊,也讓手機有了更多設計形態的可能性,可以變得更輕更薄。
但是,有得就有舍,在不可拆卸式電池的設計下,手機又回到了一天一充甚至多次充電的水平。
物理特性決定續航上限 短時間內電池技術難有大提升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95后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長達8.33小時。玩游戲、刷抖音、娛樂社交以及辦公,現在人們停留在手機上的時間越來越多。而這,也對手機續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受限于鋰電池的物理特性,加上新型電池材料尚未革新,導致手機續航基本不存在大幅度提升的可能性,至少在3-5年內不太會有跨越式的發展。
對于手機電池來說,在續航方面看似簡單的升級,背后則是需要多次的實驗以及長時間的測試,即便只是更換一個新的電極都有可能帶來新問題。并且,電池不僅僅是手機供能的核心,也關乎著手機的安全??梢哉f,手機電池的研發及大規模商用道阻且長。
此前,有些廠商為了在高功耗的環境下提高續航,采用內置更高容量電池的做法。但是,在習慣了輕薄手機的環境下,消費者并不愿意為一塊“磚”買單。并且,由于攝像頭以及主板等模塊已經占據了手機內部很大的空間,因此電池容量上的提升也很有限。
目前,為了在固有的電池材料特性下,手機廠商為了提升續航更多的是采用提高充電能力,曲線彌補續航上的衰減。近年來,華為、小米、OPPO和vivo都推出了各自的快充技術。不過,快充是縮短了充電時間,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續航焦慮,但是充電過快也對電池的壽命和安全造成了一定影響。
共享充電寶“曲線救國”
快充技術的快速發展,讓手機在短時間內充滿電成為了可能。但是,快充畢竟是有線充電,需要在固定的位置,還要有電源,更多解決的是家里和公司等固定場所的續航問題。而到了室外,手機快沒電時,共享充電寶才是“救世主”。
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自己買個充電寶不就行了,共享充電寶有存在的必要嗎?的確,當共享充電寶這一解決方案剛剛出現的時候,確實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但是,現實證明了共享充電寶存在的合理性。
一方面,人們現在更喜歡輕便出行,充電寶體積雖然不大,但并非個人必需品,更多的是適合長期在外的人。而對于那些偶然外出,或者因突發事情而急需為手機充電的情況,共享充電寶的優勢便體現出來。共享充電寶不是“偽需求”,而是實打實的“剛需”。
用戶規模的持續擴大,便是市場給予共享充電寶的直接反饋。根據行業龍頭怪獸充電披露的數據,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其累計注冊用戶數達2.73億。今年前三季度,其單季新增用戶數分別為1640萬、1940萬和1790萬。用戶數持續增長說明市場需求旺盛,這也是行業發展的巨大推力。
另一方面,數據證明了共享充電寶的高成長性及可持續性。咨詢機構歐睿國際近期發布了《2021上半年共享充電行業報告》,報告顯示,2021上半年共享充電行業仍維持較高增速,上半年行業GMV(總交易額)約52.8億元,環比增長5.9%。下半年由于點位持續增加、節假日時間長、出行人數預計上漲等原因,預計2021全年GMV超過百億規模。
事實上,共享充電寶通過多年的發展,不僅是為了解決用戶的應急充電問題,更成為了場景化消費不可缺少的一環,其自身在商業聯動上的價值屬性,也正在逐步凸顯出來。
在報告中,歐睿國際表示,現階段,行業領先品牌在探索規?;瘞淼钠渌鲩L點。首先是流量廣告,基于已有的用戶數據網絡,深入開拓廣告投放以及其他數字化營銷業務。另外是對大消費領域的探索加深,共享充電寶機柜終端可構成物聯網入口,借助大數據及線下渠道的優勢,發展大消費品類。
今年3月份,怪獸充電與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達成合作,接入餓了么平臺。同時,怪獸充電自身擁有的龐大線下POI,作為天然流量入口,也有助于其探索更多元化的商業模式。據了解,此前怪獸充電就通過打造聯名潮品+全城尋寶等線上線下聯動的活動,結合POI為商戶實現客源引流,達成雙贏。
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1上半年末,共享充電POI數增長迅速,達到277萬個??梢灶A見的是,在手機電池技術尚未革新的當下,百萬級共享充電點位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人們的續航焦慮。此外,共享充電寶在規?;季趾螅苍谔剿鞲嘣纳虡I模式,為行業帶來更多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