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區中官西路雙創大街,靠近東昌路一側的工地里,工程車正繁忙地作業。這里,是近日正式開工的甬江實驗室科研啟動區。沒有敲鑼打鼓,沒有彩旗漫天,作為甬江科創大走廊科創特色園區系統布局的硬核支撐,甬江實驗室從規劃圖紙走進現實,開啟實質性建設階段,僅用了9個月,充分展現了寧波發展科創的信心、決心與速度。
12月24日,在市委人才工作會議暨2021中國浙江·寧波人才科技周綜合啟動儀式上,甬江實驗室和首批7個人才項目團隊簽約。這一次,寧波用了足夠的熱情和真誠,高調地迎接海內外人才的加盟。
11幢樓設計很有“科技感” 啟動區將于2024年上半年建成投用
在效果圖里,啟動區11幢花園式建筑圍合而建,各幢之間以連廊相連,就像一串珍珠互相擁抱,建筑概念效果圖充滿了“科技感”。
甬江科創大走廊指揮部征地拆遷部部長陸洪澤介紹,為了在甬江實驗室區塊選址、建筑形態、功能適配、實踐操作上達到統一,前期工作者們日以繼夜地精心測算、反復商討。到2024年上半年,這片約122畝的土地上,將崛起約11萬平方米建筑群落,主要用作甬江實驗室的工程驗證中心及科研用房。
今年5月,甬江實驗室揭牌成立。作為省市重大戰略性項目,甬江實驗室致力于建成全球新材料科創高地,專注于新材料領域,以重要新材料的創制原理、應用轉化、關鍵共性技術裝備與系統集成創新為研究主線。
甬江實驗室主任崔平介紹,建設甬江實驗室是寧波聚焦新材料領域國家重大戰略和產業需求、集聚各類人才和創新資源、集中力量開展材料前沿科學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重要行動,是贏得發展主動權,支撐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實踐。
根據實驗室建設方案,甬江實驗室采用“獨立法人+依托單位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協同研究中心+重大專項攻關聯盟”模式組建,將健全國有科創資本循環投入機制,引導全社會資本持續投向科技創新與高新技術產業領域。
寧波將發揮以甬江實驗室為龍頭的實驗室體系創新功能,聚焦先進結構材料、先進功能材料與變革性材料等領域,開展前沿基礎研究。同時,聚焦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等領域,打造一批標志性產業鏈,加快建立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
到2025年,甬江實驗室計劃初步建成綠色化工與高端化學材料、信息材料、先進高分子與復合材料等8個國際一流的新材料研究中心,突破10種以上關鍵材料及滿足未來需求的國際首創材料。
實驗室不拘一格“花式”攬才 首批7個人才項目團隊簽約落戶
“可以說,這是寧波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的一項‘科創工程’。”崔平說,甬江實驗室自設立之日起,就把人才隊伍建設放在首位,謀劃制定系統的人才引進計劃。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棲。24日,7個人才項目團隊正式與甬江實驗室簽約。
他們分別是:新型顯示與感知技術項目團隊、三維多尺度超材料結構設計與激光微納制造項目團隊、特種功能聚合物薄膜研究項目團隊、第三代半導體先進封裝項目團隊、先進碳納米材料研究項目團隊、微/納電子系統集成與可靠性項目團隊、高端集成光芯片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團隊。
目前,甬江實驗室已推出甬江燈塔計劃(頂尖人才)、甬江領航計劃(特優人才)、甬江舵手計劃(領軍人才)、甬江翹楚計劃(拔尖人才)、甬江新秀計劃(優秀博士后)等人才計劃。未來5年,將從全球引進戰略科學家、首席科學家、學術帶頭人、青年科學家等多層次人才,為各類人才提供相應的科研條件和科研經費。同時,還采用客聘、雙聘、臨聘等多維靈活方式攬才。
甬江實驗室如何選才?崔平說,實驗室堅決破“五唯”(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唯獎項、唯帽子),立“新標”(重能力、重德操、重擔當、重績效、重貢獻),“我們的目標是,不爭名、不爭利,只求做成事。要讓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進得來,有平臺。”
人才來了,如何管理?甬江實驗室針對創新鏈條上的不同階段,創新性地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對基礎研究,采用PI制,長周期考核,讓其潛心研究,十年鑄一劍,包容“十年不鳴”,靜待“一鳴驚人”;對于重大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技術攻堅,采用大團隊制,協同攻關;對于高集成度產業綜合技術,采用產學研聯盟協同攻關制。
為支持甬江實驗室在未來集聚高水平人才,助力提升我國關鍵材料自主供給能力,寧波也主動放權、全面賦能,給予甬江實驗室“兩個直接”“三個自主”等最大的引才用才自主權,即實驗室自主認定的人才直接享受市級人才政策、擇優舉薦的人才項目直接入選市級人才工程,以及職稱自主評聘、項目自主管理、薪酬自主確定等突破性支持舉措,助力甬江實驗室匯聚更多英才,打造城市科創標桿。
(原標題:甬江實驗室首批7個人才項目團隊簽約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