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汽集團公布了2021年12月產銷快報。數據顯示,其12月整車銷量為66.1萬輛,同比下滑11.47%。隨著12月銷量的出爐,上汽集團2021年全年銷量最終達成546萬輛,同比微跌2.45%,未能實現去年年初公布的617萬輛銷量目標。
上汽集團旗下各大子公司2021年銷量表現如下:
上汽大眾:2021年銷量124萬輛,同比下滑17.5%
2021年上汽大眾以124萬輛的成績收官,這一數據也是上汽大眾近10年來的銷量新低。2020年,上汽大眾從年銷量200萬輛的神壇上走了下來,最終銷量定格在150萬輛,而2021年出現的同比17.5%的跌幅則預示著上汽大眾想要重回200萬輛年銷量規模相當困難。
自2019年銷量出現3%的下降后,上汽大眾年銷量已連續三年出現下滑趨勢,2021年其銷量的再度萎縮固然與疫情和缺芯的大環境有關,但更大的原因應該歸咎為汽車產業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風向已經徹底扭轉。過于的一年,我們時常看到特斯拉Model 3和比亞迪秦PLUS在轎車領域正逐步威脅著帕薩特和朗逸的地位;在SUV領域,Model Y、理想ONE的單月交付量甚至一度超過了途觀和途岳。這一系列現象都表明汽車產業正在加速向智能電動領域深度轉型,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樂意接受這一“智能新物種”。
當然,面對外界環境的巨變,上汽大眾也在積極迎接挑戰,去年其引入了3款ID.系列車型,雖然這三款純電動車型還沒有形成規模優勢,但自去年第四季度開始,隨著ID.3的加入,上汽大眾ID.系列的月度交付量已經從之前的2000多輛提升到6000輛以上。眼下,上汽大眾正處于新舊產品交替之際,由于其在傳統燃油車時代構筑的“城墻”足夠高,一旦坍塌,所造成的破壞性也足夠大。但變革本身就是一場痛苦的蛻變,只有打破舊秩序才能建立新世界,如今,以上汽大眾為代表的大多數傳統車企都處于這場艱難的變革過程中。
上汽通用:2021年銷量133萬輛,同比下滑9.26%
上汽通用2021年銷量同樣以負增長收官,但其在體量上超越了上汽大眾,最終達成銷量133萬輛。
與上汽大眾一樣,上汽通用目前也處于向新四化領域轉型階段,不過,在轉型的同時上汽通用還加快了現有燃油車產品迭代的速度,如別克GL8全系產品早在2021年10月就已全部更新至2022款,雪佛蘭新增了暢巡米奇功夫版、開拓者白夜版等。與此同時,迫于市場壓力,上汽通用近兩年不得不放棄之前大力推廣的三缸發動機而重啟1.5T四缸發動機。去年,上汽通用引入第八代Ecotec全新1.5T四缸發動機,并率先搭載于全新別克威朗Pro上。
如果說上汽大眾進軍電動車市場的先行軍是ID.系列車型,那么,上汽通用的電動化征程則從奧特能電動車平臺的引入開始。去年,上汽通用奧特能超級工廠竣工投產,基于奧特能平臺打造的首款車型凱迪拉克LYRIQ得以量產上市,據上汽通用官方介紹,今年別克和雪佛蘭也將有更多基于奧特能電動車平臺打造的新能源車型推向市場。隨著奧特能平臺產品的陸續投產,上汽通用的電動化征程將得以快速推進。
上汽乘用車:2021年銷量80萬輛,同比增長21.72%
上汽乘用車2021年銷量突破80萬輛,以21.72%的同比增長率與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形成反向增長曲線,這也是上汽乘用車歷年來的銷量新高。
在上汽乘用車80萬的年銷量中,新能源汽車和海外出口表現較為搶眼。據上汽乘用車官方統計的數據顯示,2021年其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6.1萬輛,同比增長107%,在上汽乘用車整體銷量中的滲透率超過了20%,這一數據與去年新能源汽車的整體發展趨勢基本保持一致。
另外,2021年上汽乘用車全年出口總量達到了29萬輛,同比增長68%,依舊位列中國單一品牌海外銷量冠軍地位。據了解,截至目前,上汽乘用車產品已進入全球66個國家和地區,去年在全球17個國家躋身單一品牌銷量前十。業內人士指出,去年以上汽乘用車為首的中國品牌在海外市場均取得了不錯的銷量表現,這主要歸功于國內相對穩定的疫情控制狀態以及較為健全的本土供應鏈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MG品牌去年累計銷量突破40萬輛,主力車型MG 5和MG ZS全年銷量均超過10萬輛,躋身為上汽乘用車旗下熱銷車型行列。MG品牌的爆發式增長,一方面體現了上汽乘用車緊跟年輕消費者需求快速更新產品陣容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再次印證了MG品牌在海外市場的受歡迎程度。
上汽通用五菱:2021年銷量166萬輛,同比增長3.76%
單就體量來看,上汽通用五菱成為2021年度為上汽集團貢獻最大的子公司。在缺芯和疫情的雙重打擊下,其最終交出了166萬輛的成績單,表現較為亮眼。
在上汽通用五菱的銷量組成中,新能源車和海外市場的表現同樣較為搶眼。數據顯示,2021年上汽通用五菱旗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45.2萬輛,占總銷量的27%;全年海外銷量達14.6萬,同比增長88%。另據上汽通用五菱官方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底,上汽通用五菱旗下GSEV車型累計銷量突破75萬輛。
隨著GSEV車型銷量的持續攀升,上汽通用五菱在該領域儼然處于標桿地位。在宏光MINI EV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選擇加碼純電動微型車市場,如近期上市的奇瑞QQ冰淇淋在開啟大定24小時內就收獲了接近1.6萬張訂單。此外,江淮思皓、長安奔奔等在微型純電動車市場也不斷有新車型加入。可以說,五菱宏光MINI EV自誕生以來,憑一己之力帶動了一個細分市場的火爆。這一現象被業界解讀為上汽通用五菱在當下的新能源市場依舊擁有打造爆款車型的能力。只是,對當下的上汽通用五菱來說,僅在GSEV市場表現突出未免太過單一,其接下來要做的是如何在多個新能源細分市場打造爆款車型,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合力,也能夠助力其在新能源市場擁有更多主動權。
上汽大通:2021年銷量23萬輛,同比增長20.88%
作為上汽集團旗下同時擁有商用車和乘用車板塊的子公司,上汽大通2021年的銷量相較于前述的幾家子公司而言雖然體量不大,但增長幅度較為強勁。
目前,上汽大通旗下銷量貢獻率較大的是以V90為代表的輕客家族。據了解,2021年,上汽大通推出了V90墨、2022款V90、V90機車版等新車,在這些新車型的助力下,大通輕客家族全年累計銷量突破8萬輛,同比增長35%。另外,以G20和G50為代表的MPV產品,2021年貢獻了4.5萬輛的成績。其余銷量則來源于皮卡、SUV、房車等產品。
當然,上汽大通在海外市場的表現也值得肯定。其2021年海外銷量達5.2萬輛,截至目前,上汽大通在海外的業務遍布51個國家和地區,并在商用車和乘用車兩大領域開辟出海外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兩大板塊。未來,隨著更多國家加入禁燃行列,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海外市場的主力,中國品牌“出海”的車型也將更多的傾向于新能源產品。
寫在最后
2021年,上汽集團整體銷量雖未達預期目標,但新能源和海外出口銷量卻呈現出超預期式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全年累計銷量突破73萬輛,同比激增128.93%。2022年,上汽集團將迎來飛凡汽車獨立運作后的首個完整年,包括ES33在內的多款新車型將加入飛凡汽車旗下,產品陣容豐富后,其市場占有率有望進一步擴充。另外,智己汽車也將在今年開啟交付,上汽奧迪的運營接下來也將進一步步入正軌,這些都將為上汽集團2022年銷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撐。
(原標題:上汽集團2021年銷量破546萬,新能源板塊增長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