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消息,Apple 宣布將推出自助維修計劃,該計劃將允許顧客獲取 Apple 原裝零件與工具,自行修理設備。該計劃將首先應用于 iPhone 12 與 iPhone 13 系列產品,搭載 M1 芯片的 Mac 電腦也將很快加入。
自助維修計劃將從明年初開始在美國率先啟動,并在 2022 年或更晚推廣到其他國家,計劃初始階段將集中于最常需要維修服務的部件,如 iPhone 顯示屏、電池和攝像頭。其他部件的自助維修將在明年晚些時候開放。
蘋果的這一計劃意味著iPhone用戶在維修時將擁有更多選擇權。
手機維修店暗藏貓膩
如今,智能手機成為了消費者生活中的必須品,沒有手機可謂寸步難行。然而,高頻次地使用手機,也會導致故障多發。
手機故障源于人為因素或非人為因素,非人為因素不外乎電池老化、屏幕變色等;人為因素大概是屏幕摔碎、手機泡水等等。
由于iPhone手機維修價格較高,可能修好一個壞掉的iPhone需要花掉一部買新手機的錢,而且在去店也可能會出現很多風險。
首先是手機配件漫天要價。消費者在維修手機時會出現修之前是一個價格,維修后的價格遠高于報價。據介紹,手機維修屬于專業技術范疇之內的工種,目前物價部門還沒有對此行業實行指導定價。維修更換的手機配件本身也從幾元至幾百元不等,一些商家在這樣的條件下,面對不懂手機維修技術的消費者來說,維修人員隨意開價、隨意變更手機零部件的現象時有發生。
其次是手機零件被偷梁換柱。曾經修過手機的消費者都會發現,維修人員一般不會當著顧客的面進行手機維修的,即使顧客再著急,也只能等候一定時間之后再來取手機,待顧客走后,維修人員可能會將手機主板更換成一個勉強能用的劣質主板,再將換下的主板配上成本不高的新外殼,拿到二手市場上賣個高價。
最后是手機維修行業的從業人員沒有相應的資格要求,所以手機維修行業的進入門檻比較低,對于一些個體手機維修店來說,既不需要維修人員有相關的技術上崗證明,也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手機維修店是否真有維修手機的專業技術也很難考證。
總之手機維修市場魚目混珠,維修的價格更是“霧里看花”,暗藏著不少手機維修的貓膩,消費者一不留神就會掉進維修的陷阱。
消費者擁有了選擇的權利
虛報亂報價格、亂維修、以舊換新玩掉包、組裝替換原裝貨等等,手機維修中頻出的種種問題嚴重傷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很多消費者呼吁相關部門:應盡快出臺相應的標準法規,對亂報價、亂維修的不法維修商予以嚴懲,為消費者營造一個安全的消費環境。
那么,在手機維修監管標準尚未出臺之前,消費者該怎么樣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呢?
很多用戶選擇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試想一下,既然手機是人造出來的,那么肯定人也能修理好。
也許消費者在自助維修手機時,或多或少會有些顧慮,比如,如果我一不小心把手機屏幕拆壞了怎么辦?拆完手機我不知道怎么裝回去怎么辦?
其實,用戶大可不用擔心自己沒有專業知識,手機維修門檻并不高,而且也不是冷門話題,自己動手修理,甚至自主改裝都已經是普遍現象、
因此,動手之前在YouTube,B站或者相關專業平臺上,搜索一下對應手機的拆解或維修視頻,基本上就可以上手了。
當然,一些比較難的故障還是交給專業的維修人員,而對于零件的替換,其實跟給遙控器電池并無二致。
而蘋果推出的自助維修計劃,讓用戶不再擔心維修商家有貓膩的同時,還讓舊款iPhone迎來了第二春。
更為重要的是,自助維修計讓消費者保留了選擇的權利,人在有選擇的時候才會覺著自由,就像B站獻給中國年輕人的演講《后浪》里說的一樣:你們擁有了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力,選擇的權力。
原標題:蘋果推出自助維修計劃,老iPhone喜迎“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