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冬奧會期間,氫能的身影可謂無處不在。本屆冬奧會使用超過1000輛氫能源汽車,將氫能作為火炬的燃料,中石化和中石油等能源企業配建30多個加氫站,這些示范不僅展示了我國的氫能應用水平,也體現了我國節能減碳的決心。
冬奧會上大放異彩,氫能產業化指日可待
根據給出的數據,本屆冬奧會使用超過1000輛氫能源汽車,用于各個場館間的交通運輸,并配備了30余座加氫站,是一次成功的燃料電池汽車示范。
氫燃料電池汽車,被譽為清潔無污染的車用能源,那么與傳統的燃油汽車純電動汽車相比有哪些優點呢?
氫能源儲量豐富,環保屬性突出
每公斤汽油,燃燒以后產生2.9251公斤的二氧化碳。而氫能源車以氫氣為能量來源,排放產物只有水。汽油是原油加工后的產物,根據2021年各國更新的剩余探明儲量(下稱儲量)數據顯示,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較2020年均小幅下降,其中石油儲量為2362.3億噸,儲量有限。汽油燃燒過程中還存在著尾氣污染等問題,而氫能源儲量大、污染小、效率高,環保屬性突出。
氫燃料電池不懼低溫,續航久,補能時間快
2021年,是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的一年,行業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70萬輛,同比大幅度增長102.4%。 其中中國市場銷量達到354.8萬輛,同比增長160.1%。同屬新能源汽車,與純電車相比,氫能源車不怕低溫、補能時間快。北京冬奧會期間投入使用的氫能源車,已經實現了零下三十度以下的冷啟動。
看好未來市場 國內車企加速入局
目前,國內眾多車企也在紛紛入場,包括宇通汽車、豐田汽車、上汽集團、福田汽車、長城汽車、吉利商用車在內的眾多車企已經明確規劃,加大投入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和產品的商業化。
例如,長城汽車沙龍智行提出了“純電+氫能”的技術路線,長城汽車發布氫能戰略;廣汽集團推出氫燃料電池汽車Aion LX Fuel Cell;北汽集團、一汽集團、廣汽集團、東風公司等聯合豐田汽車成立燃料電池合資公司,專注于氫燃料電池在華的商用化發展;長安CS75氫燃料版、紅旗H5氫燃料電池版也相繼問世。
政策利好 氫能源市場規模或達萬億
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鏈很長,僅靠企業層面的布局難以完全覆蓋,氫能的大規模利用離不開政府層面和相關部門在頂層設計上的規劃與協調。
“雙碳”背景下,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能耗“雙控”、非化石能源目標制度引領、新型電力系統頂層設計、建立氫能產供儲銷體系等成為意見關鍵詞。根據中國氫能聯盟估算,到2030年,中國氫氣需求量將達3500萬噸,在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5%。在政策加持、資本推動的大環境下,一個萬億元市場規模的產業賽道正在加速形成。
為推動清潔能源的大規模應用,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啟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原則同意北京、上海、廣東所報送的城市群啟動實施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工作,示范期為4年。至此,中央層面的燃料電池補貼政策框架已全面確立,行業發展迎來產業化發展新階段。
隨著氫能源車輛的增加,產業鏈的規模效應將逐步顯現,屆時全產業鏈成本會逐步下降,預計氫能產業化將會進一步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