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消息,專注XR空間感知交互(VSLAM)核心技術和XR(XR是VR、AR及MR的統稱)產品解決方案的高科技初創企業詮視科技(Xvisio Technology)宣布,已于春節前完成由國藥中金旗下希亞思基金領投,天津合泰、紫明芯投、同潤科投、銳合資本、聯通新沃等跟投的數千萬元A1輪融資。
這是繼中科創星、君盛投資、深創投之后的又一輪融資。該輪融資將用于持續打造XR核心技術,加速其在醫療,工業,教育,文娛等多個賽道的部署落地。
詮視科技是一家專注XR空間感知交互核心技術(高速VSLAM技術)和XR產品解決方案的高科技初創公司,2016年創立于硅谷,落地于上海,目前在硅谷和歐洲設有研發中心,擁有業界杰出的海內外研發團隊及20余項算法、硬件、軟件、系統及應用的核心技術IP。公司主要產品包括SeerSense™感知模組,SeerLens™ 系列XR glass,以及核心技術授權和定制化產品開發服務。公司客戶覆蓋諸多行業標桿企業,產品銷路遍及日本、美國、歐洲等地。
此次領投方國藥中金的總經理李可表示:”非常看好詮視的核心技術能力在元宇宙時代的卡位和在眾多領域的布局,堅信在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的推動下,AR技術作為元宇宙的入口技術一定會給眾多行業帶來顛覆性的革命。
潛心打造核心技術IP,構建通向元宇宙之路
隨著元宇宙概念如火如荼,虛實融合,自由創造,社交協作,去中心化交易被認為是四個大賽道。感知交互是實現虛實融合的基礎,詮視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感知交互底層核心技術研發及XR行業應用產品解決方案,致力于構建連接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橋梁。Xvisio SlimEdge XR是詮視科技獨創的一個基于獨立芯片的XR 感知交互協處理單元,包含了SLAM引擎,深度引擎,AI推理引擎,音視頻處理引擎,眼控手勢引擎等,上述引擎構成了感知交互的感知層,是理解世界的基礎。公司產品架構對標微軟Hololens的雙芯片架構,適配OpenXR標準,大大降低對系統芯片平臺的要求,已適配多款AP芯片,包括高通系列和瑞芯微系列,目前正在推出基于RK3588的算法部署及完整解決方案,實現全國產化和高度自主可控。
在過去的一年里,詮視科技基于SlimEdge XR架構相繼推出了多款終端解決方案及全方交互功能,包括輕量化6DoF AR眼鏡SeerLens系列、VR四目頭手6DOF追蹤方案,獨立6DOF手柄,高速21DoF深度手勢識別等基礎功能,完成了包括高精度空間錨定、快速三維重建、地圖共享、多人協同、高精度虛實融合、端云結合、沉浸式體積視頻內容生成等底層技術,并接連榮獲“2021世界人工只能大賽“AI數字未來獎、”、入選“2021中國創業企業新苗榜——年度新銳企業”、“ARinChina中國AR行業年度優秀AR軟件算法”等榮譽。在過去的三年中,詮視科技囊括了20余項國家級海內外獎項。
下一個十年是元宇宙時代,站在時代機遇的風口上,詮視科技將持續打造XR感知交互核心技術,及面向行業應用的整體解決方案,賦能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行業元宇宙落地。“我們將以更加開放和靈活的方式尋求生態合作,積極展開產業資本的對接,快速推進核心技術與產品方案的行業落地。”詮視科技創始人CEO林瓊表示,“這是一個十年一次的市場機會,我們要修練好內功,打磨好產品,與行業共同成長。感謝投資人的信任與參與。”
部署垂直賽道
新技術的導入大多會經歷To G,To B,到To C的三個階段,XR技術也不例外。在當前尚處產業發展的初期階段,行業應用是主要的落地場,包括工業遠程協作,教育培訓,醫療健康,文化娛樂。其中在工業領域,遠程協作、遠程運維可以實現減少溝通成本,實現專家資源共享。目前在工業領域,詮視科技正在與阿里、百度等機構展開深度合作。在教育領域,遠程培訓可以幫助受訓人員快速上手業務,從而提升培訓質量和效率。醫療行業的應用里,空間定位、數字孿生、虛實融合的需求正是詮視科技的核心業務能力落地的場景。目前詮視科技目前正在與國內頂級醫療機構展開深度合作,開拓AR眼鏡技術在眼科、口腔、骨科等多個醫療場景的應用落地。
原標題:首發| 「詮視科技Xvisio」完成數千萬元A1輪融資,加速行業應用落地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