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動力對外公布,其自主研發的高效氫氣專用發動機取得重大突破,有效熱效率實測達到44%,創造了國內氫氣發動機熱效率的最高紀錄。
據悉,這是吉利汽車集團多年潛心研究的成果。其動力研究院新技術開發部很早就開始對氫氣內燃機進行自主開發,針對傳統燃油發動機和氫氣發動機的差異,在零部件及工作方式上進行調整和優化,才取得了重大突破。
此外,吉利動力也介紹了當前氫能主要的兩種利用方式,主要是燃料電池和氫內燃機。
前者具有效率高、零排放的優點,但其技術難度大、成本高,因此雖然起步早卻很難成為“爆款”。無論是豐田開發的氫燃料乘用車Mirai還是國內服役的氫燃料商用車,價格都相對較高。
氫內燃機保留了傳統內燃機的主要結構和系統,在工作原理上和傳統燃油發動機無異,雖然在具體工作方式上有很大差別,需要針對零部件設計及材料進行大幅調整,但相比技術難度更大的氫燃料電池,已經算是一條“捷徑”,既能繼續發揮在傳統內燃機上積累的經驗和技術優勢,又能提高用戶對氫能源的接受度,可謂是一舉兩得。
傳統燃油發動機經過百年的發展,熱效率基本還在40%以下,能達到40%已是“天花板”級別。吉利動力研發的氫氣發動機,現在熱效率就能達到44%,相比傳統燃油發動機已有不小的優勢,后續優化后勢必會有更好的表現,如能進行大規模量產肯定會推動氫能發展。
當然,和電動汽車一樣,氫氣發動機也不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事物。
早在19世紀中期,就已有工程師進行氫氣發動機相關的研究。20世紀70年代,很多歐美車企都推出過一些氫氣發動機相關的產品,寶馬汽車還推出了一款搭載氫氣發動機的概念車型。
此外,在氫能領域潛心研究數十年的豐田汽車,近期也傳出了跟雅馬哈、川崎、斯巴魯、馬自達等共同研發氫氣發動機的消息。長城汽車也在近期發布了氫氣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2%。
以上種種,或許都在預示著氫能將以一種較為“傳統”的方式,在汽車領域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