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的汽車保有量不斷攀升。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和3.8%。汽車數量的增長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交通擁堵問題。
解決城市擁堵問題,智慧交通或許是一劑良方。交通運輸部、科技部聯合印發《“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將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加快北斗應用。業內專家表示,《“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的發布,對我國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率先實現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礎上,融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高新IT技術,通過高新技術匯集交通信息,提供實時交通數據下的交通信息服務。大量使用了數據模型、數據挖掘等數據處理技術,實現了智慧交通的系統性、實時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務的廣泛性。
一般而言,智慧交通系統包括交通信息采集系統、信息處理分析系統、智慧交通系統集成系統、信息發布系統四個部分。
交通信息采集系統
交通信息的采集為分析交通問題,創建交通模型提供了基礎的數據資料。智慧交管·昆明大腦”平臺便是這一系統的產物。信號燈聯網率從28%提升至86.1%、分時段“綠波”協調控制、自適應感應控制……這些措施帶來的是主城區車速的提升和擁堵指數的下降。
信息處理分析系統
智慧交通中數據的海量性、多樣性、異構性都決定了處理的復雜性,簡單到交通設施及來往車輛數據的收集,復雜到交通事件的判定檢測,都需要對數據進行實時、準確的處理。信息處理分析系統你能夠實時、準確地對交通信息采集系統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
隨著智慧交管工程建設的持續深入推進,運用信息化利器逐個破解交管領域難題,交管工作正在從被動應付到主動作為、從粗放運作到集約管理轉變。
智慧交通系統集成系統
目前的智慧交通系統,彼此孤立,各省市之間甚至無法共享數據,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因此智慧交通系統集成技術的研究迫在眉睫。智慧交通領域的系統集成可分為數據集成和設備集成。當前智慧交通的建設迫切需要制定統一的智慧交通標準體系和管理規范,融合政府資源、企業資源、科研資源,促進協調智慧交通的產業化,最終形成完整的智慧交通管理體系。
信息發布系統
在采集、分析、集成數據之后便是信息發布系統的建設。在交通樞紐封閉環境的空間下,系統終端顯示設備以其多樣化的媒體形式,能夠引起目標受眾的高關注度,實現更好的信息傳遞效果,成為信息發布的重要途徑。信息發布系統需要做到集中控制統一管理、畫面播放穩定、播放內容豐富、節約成本、抗干擾。
智慧交通不僅能夠緩解交通壓力,在節能減排方面的作用也十分突出,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技術途徑,因此未來交通的發展要以智慧交通建設為依托,持續提高綜合交通運輸效率,以綠色智能技術發展為目標,構筑新型交通生態系統。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