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后,在美國各地的棒球場上,本壘板后的裁判員可能只是一個機器人的代言人。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計劃在2024賽季引入機器人裁判,MLB專員Rob Manfred于本周將這一消息告訴了ESPN。
他把這一變化說成是加快比賽速度的一種方式,但實際上,任何在過去幾年里觀看過棒球比賽的人都會告訴你,機器幾乎肯定會比人類做得更好。
有兩種方式可以實現“自動擊球系統(Automated Ball-Strike System)”。一種是完全自動化的版本,即由人工智能驅動的系統對每個球進行判斷然后將其轉發給裁判員;或使用人工智能作為審查系統,就像足球中的VAR或職業網球中使用的鷹眼(Hawk-Eye)系統:每一方都有一定數量的挑戰,然后由自動系統進行裁決。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機器人裁判已經出現在小聯盟的棒球比賽中,而且這項技術似乎很有效。現有的系統是由一家名為TrackMan的公司開發,據悉,該公司也為高爾夫球手建立了復雜的球類追蹤技術。在實踐中,它非常簡單:裁判員將專用的iPhone手機放進他們的后口袋,將耳塞塞進他們的耳朵里,系統在每一球后向他們的耳機發出球或擊球的信號。部分目標是使球場上的產品看起來是一樣的,并且由裁判員做出裁決--沒有龐大的機器人站在本壘后面--會變得更快、更準確。
不過,機器人肯定已經改變了比賽。自動系統傾向于比人類更多地叫出好球,這意味著球員不得不重新調整自己對球的理解。即使有了這些自動化系統,裁判員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檢查揮棒、本壘打乃至偶爾會推翻機器人的裁決。
這些機器人開始在棒球小聯盟的低級別比賽中使用,但本賽季,它們也被用于三A級比賽,這是最接近大聯盟的東西。根據ESPN的報道,機器人裁判的使用使一場比賽的平均時間縮短了9分鐘。
一段時間以來,機器人裁判給人的感覺是一種迫在眉睫的確定性。它們不會解決一切問題也不會結束球迷的爭論,但當棒球繼續尋找方法來吸引那些對長達5個小時的比賽不感興趣的年輕一代時,機器人可能有助于加快步伐。
原標題:機器人裁判或將在2024年進入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