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消息,日前,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2022 WAIC)“下一代可信AI——認知興起,因果探路”主題論壇上,360數科CTO王繼平與Bitrock投資合伙人朱暉、中國通信工業協會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方中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部副主任曹峰和重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禮、零犀科技創始人兼CEO 夏仲璞展開深度交流。
王繼平從金融行業視角展開,介紹了AI可信、可解釋、安全可靠等方向的發展與應用創新。王繼平指出,AI已成為金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隨著AI技術與金融業務內在流程和環節結合得越來越緊密,金融行業的諸多因子逐漸被新技術所改變。如今,傳統金融時代和互聯網金融時代需要人力重度參與的流程正在被AI重塑,在AI的深入滲透下,金融行業迎來了巨大的效率提升,諸如智能營銷、智能風控、智能貸后管理、智能客服、數字安全等五大業務鏈條迎來變革。如果沒有AI的注入,360數科根本無法以兩千人之力幫助133家金融機構觸達1.979億用戶,完成超過萬億規模的智能信貸撮合。
談及AI下一階段的發展,王繼平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基礎設施的建設,如AI芯片的普及、可信的基于隱私計算為基礎計算底座的數據能力建設等。未來,AI的發展需要關注社會化的變化。AI的進一步發展還將徹底改變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大幅加速科學發展的速度,個性化服務的盡頭是AI決定人生走向,這些都會對未來的社會帶來很大的沖擊性影響。
方中華則指出,AI的發展非常迅速,但我們也要正視其階段性出現的問題。為了進一步推動AI在國內的發展,政府側在AI企業服務、AI人才培養與培訓,以及加強國際交流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劉禮從學術視角出發,分析了AI現階段在科研與創新上面對的不同難點,并特別指出在AI的創新應用方面,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重視數據量的同時也要重視數據的質量問題,在更加魯棒、穩定、可解釋的技術方向上探索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