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ResearchandMarkets 最近發布的一項研究,邊緣數據中心市場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將翻一番。17% 的復合年增長率將使市場的整體規模超過 180 億美元。
物聯網、5G 和視頻流等低延遲服務是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邊緣計算通過減少處理時間來減少延遲。盡管公共云也越來越受歡迎,但它們不如邊緣服務適合這些類型的應用。
預計這將增加專門從事邊緣計算的小型數據服務的數量。它使處理更接近用戶,并使提供這些低延遲服務的效率更高。邊緣數據中心可以幫助滿足這些要求。
尤其是 5G,增加了對物聯網設備的需求、對機器人技術的更好處理,甚至為消費者和公司使用更好的視頻流。市場將基于這些新的業務應用程序而增長,并可能重塑我們對數據中心的看法。
北美和亞洲將主導邊緣數據中心市場
預計美國將在這個不斷增長的市場中占據最大份額。此外,亞太地區也將體驗到強烈的市場參與。得益于成熟的創業文化、大型市場參與者以及參與這些邊緣計算任務的消費者的更多可支配收入,這兩個領域將獲得最重要的市場份額。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將包括加拿大、中國和日本。
預計會影響市場走勢的其他應用包括物聯網在不同工業用例和智慧城市計劃中的應用。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根據智慧城市原則參與重建,他們將需要更好地訪問邊緣數據中心,以降低處理負載的成本和功率。
此外,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應用預計也將推動部分市場增長。
到 2026 年,全球邊緣數據中心市場將達到 181 億美
邊緣數據中心是一個相對較小的設施,靠近它所服務的人群,用于向所有最終用戶提供云計算資源以及緩存內容。該中心通常連接到一個更大的中央數據中心或多個數據中心。通過最大限度地與最終用戶密切處理服務和數據,邊緣計算使組織能夠減少延遲并改善客戶體驗。
邊緣數據中心沒有統一的定義,因為它們不是一個統一的設施。例如,一些設施同時服務于更大的云服務和邊緣計算。
隨著大型數據中心數據量的增加、延遲問題和數據處理的減少,邊緣數據中心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在數據中心的邊緣應用中,預計 5G、物聯網和萬物互聯領域的快速發展將使計算向網絡邊緣移動以實現更好的延遲,這將進一步推動全球新的小型邊緣數據中心的出現。
人工智能是一個重要趨勢,對數據中心具有重大影響,因為該技術對于解決計劃外停機等挑戰至關重要,尤其是那些歸因于人為錯誤或電源和冷卻故障的停機。通過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算法為數據中心的關鍵電力基礎設施提供基于狀態的維護,數據中心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與電力、冷卻和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等重要組件相關的效率。
在疫情影響下,2022 年全球邊緣數據中心市場估計為 93 億美元,預計到 2026 年修訂后的規模將達到 181 億美元,在分析期間以 17% 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作為報告中分析的細分市場之一,解決方案預計將以 15.9% 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分析期結束時達到 141 億美元。在對大流行及其引發的經濟危機的業務影響進行全面分析后,服務部門的增長被重新調整為下一個 7 年期間修訂后的 19.8% 的復合年增長率。該細分市場目前占全球邊緣數據中心市場 26.7% 的份額。
2022 年美國市場預計將達到 43 億美元,而中國預計到 2026 年將達到 16 億美元
到 2022 年,美國的邊緣數據中心市場估計為 43 億美元。該國目前占全球市場 45.7% 的份額。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預計到 2026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16 億美元,在整個分析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為 17.8%。其他值得注意的地理市場包括日本和加拿大,預計在分析期間分別增長 14.9% 和 14.7%。
在歐洲,預計德國將以約 15.7% 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而歐洲其他市場(如研究中所定義)將在分析期結束時達到 9.439 億美元。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的智慧城市計劃也在促進邊緣計算的增長。
由于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技術接受度不斷提高以及大型市場參與者和初創公司的充分存在,北美主導著全球邊緣計算市場。此外,預計消費者的高可支配收入將使該地區在未來幾年保持其在全球市場的主導地位。
在亞太地區,市場增長將主要由中國、韓國、日本、新加坡、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數字繁榮推動。此外,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基于邊緣計算的產品的日益普及,如智能家電、電動汽車和健身追蹤器,預計將在該區域市場增長。因此,隨著該地區從云計算服務轉向邊緣計算解決方案,預計云流量增加的亞太地區將成為邊緣計算解決方案的主要市場。預計該地區的政府和商業組織將越來越多地選擇本地存儲和處理數據。
在歐洲和北美的發達國家,近年來推出了幾項智慧城市計劃,其數量甚至在中東和亞洲地區都在增長。這些舉措導致電信公司增加邊緣計算實施,負責部署必要的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