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制造業領域,再到醫療服務、軍事航天、家庭娛樂、救災排險等領域,機器人作為先進制造技術領域不可或缺的自動化設備,其場景的應用越來越加廣泛。近些年來,在市場需求的拉動下,加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突破以及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機器人產業發展十分迅猛,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更是不斷擴大。
今年以來,機器人這個“賽道”備受資本的青睞,行業內投融資不斷,資方從產業鏈上下游各個方位突破,進一步推動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尤其在工業機器人行業,截至目前,9月份就已有部分企業通過募資、融資等方式,助推工業機器人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相關情況
9月7日,新三板創新層公司巨能股份通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北交所擬發行方案,募資用于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生產基地項目等。
9月16日,企查查APP顯示永創智能投資成立新公司——溫州永創智能設備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含了工業機器人制造;智能控制系統集成;人工智能通用應用系統等。
9月20日,工業機器人智能化研發的安徽工布智造工業科技有限公司9月份完成了數千萬元A輪融資。
顯然,“工業機器人”概念股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而伴隨著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場景的擴大,其市場規模也在快速增長。
中國工業機器人 穩居全球第一
眾所周知,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如今,中國也已經發展成為支撐世界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9月6日,工信部舉行“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機器人產業規模快速增長,2021年機器人全行業營業收入超過1300億元。其中,工業機器人產量達36.6萬臺,比2015年增長了10倍,穩居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近年來,隨著國內人口紅利慢慢褪去,人力成本的加速上漲,加上國內制造業智能智造的轉型升級,對其工業自動化的需求也在加速增長。
在此背景下,伴隨5G技術、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與普及,中國加速了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步伐,工業機器人正在成為智能制造業的主力擔當,并以其為核心的智能制造成為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主要途徑。
根據中國電子學會發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21年)》顯示,2021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達到839億元,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445.7億元,占比為53.1%。同時,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近五年的年均復合增速超過12%,并預計2022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迫近500億元。
工業機器人發展態勢
樂觀向好
依托于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普及使用,同時伴隨國內工業制造領域的生產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浪潮,工業機器人產業保持著樂觀的發展前景。
近年來,工業機器人行業得以快速發展,一方面是因為國家政策的利好,以及我國制造業具備高質量制造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催化了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另一方面,機器人的使用不僅能夠降低用工用人成本,還能在各行各業追求高質量發展和轉型過程中,為企業的生產發展提高效率。
從國家層面上看,國家頒布了一系列的鼓勵政策大力支持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從2013年工信部發布的《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1年國務院發布的《“十四五“ 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無一不彰顯著國家對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看重,這也對工業機器人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引領與促進作用。
從市場層面上看,工業機器人增長十分迅猛。據統計,工業機器人應用覆蓋國民經濟60個行業大類、168個行業中類。除了汽車、3C電子兩大需求最為旺盛的行業外,化工、石油、鋰電、光伏等其他應用市場也在逐步打開。
從技術層面上看,工業機器人技術得以創新,國產化進程加快。當前,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日益普及使用下,重點突破工業機器人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點,攻克其關鍵零部件領域的難題,有序推進中國制造業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
兩大“主線” 助推工業機器人發展
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已經形成了一條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具備全產業鏈自主生產和配套的能力,主要包括上游核心零部件研發與生產、中游機器人本體制造和系統集成,以及下游各行各業的具體應用等三方面。
而在國家政策利好、工業機器人產業格局不斷優化以及國產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如何加快工業機器人上中下游產業鏈的增長,推動工業機器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國家、企業等多方勢力的賦能推動。
01、企業:加快國產機器人的自主創新步伐,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水平
其實,全球工業機器人一直以來長期由外資壟斷,日本發那科、瑞士ABB、日本安川、德國庫卡“四大家族”市場占有率超50%。但近年來我國國內自主品牌競爭力有了明顯提升,工業機器人存量穩定增長,不過其核心部件、智能設備等關鍵技術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因此,伴隨工業機器人自主化進程加快,以及國產機器人產量加速釋放,國產機器人企業需要加強上游核心零部件的技術和質量攻關,加快突破視覺算法、運動控制、高性能伺服驅動、高精密減速器等關鍵核心技術,提升本土企業的自主創新能了與和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近年來國內廠商攻克了核心零部件領域的部分難題,國產核心零部件的應用程度也在不斷提升,工業機器人在新興應用領域獲得了逐步放量。
02、國家:發揮政策的合理引導,創造良好的產業環境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表示,將會進一步全面落實《“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資料來源:工信部舉行“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5場)
除此之外,基于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個維度催化的機器人工程技術等新興職業,教育部門需要側重培養綜合型人才,鼓勵校企聯合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為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輸出優秀人才。
寫在最后
顯而易見,機器人這個賽道備受資本青睞,政策的利好、資本的入圈、企業的自主創新,都進一步助推了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其賽道也將進一步火熱化。
而工業機器人作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也越來越“智慧”。這些具備智能感知、視覺算法、運動控制、在線編程、自主決策等功能的工業機器人,使得各行各業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制造水平,實現了生產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