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省工信廳的支持指導下,青島市深入落實《濟南-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融合發展實施方案》,發揮本地優勢,走出了一條“鏈式發展、龍頭引領、平臺賦能、創新驅動、場景應用”的創新發展之路。
一、工作成效
一是強化政策引導,推動產業鏈式發展。建立“鏈長”推進機制,市委常委、副市長耿濤同志掛帥人工智能產業鏈“鏈長”,全面落實“5個1”工作機制。完善產業政策體系,出臺《青島市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實施方案》《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等文件。強化要素資源配置,規劃建設占地近3000畝的市級人工智能產業園,建成全省首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
二是實施龍頭引領,提升產業發展動能。加快龍頭企業集聚,成立了由華為、騰訊、百度等15家頭部企業組成的“人工智能產業共同體”,招引極視角、以薩技術、創新奇智等獨角獸企業總部落戶青島。推動龍頭企業賦能,海爾牽頭組建國家高端智能化家電創新中心,歌爾科技參與組建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海信網絡牽頭建設全省人工智能領域首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加快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發展。
三是建設賦能平臺,打造融合發展生態。創建先導區“五中心兩平臺”賦能體系,依托科大訊飛未來港、人工智能國際客廳等,建設人工智能賦能、展示、培訓、教育、人才發展中心,海爾科技與海信集團分別牽頭建設國家級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平臺。優化人工智能發展生態,建設中科曙光全球研發總部基地,舉辦極視角極市計算機視覺開發者榜單大賽、科大訊飛“創客中國”AI+工業產業鏈賽道賽等賽事活動,推動生產、生活各類場景算法創新與應用。
四是堅持創新驅動,補齊產業短板缺項。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揭榜掛帥”,累計推動7家單位入圍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名單,其中3家入選優勝單位,位居全國前列;2個人工智能應用項目入選2022年度山東省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揭榜掛帥”項目。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支持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2022年青島市產業技術創新協同攻關重點任務揭榜工作,實施25個人工智能領域揭榜項目;累計培育認定57家青島市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每年編制2批《青島市創新產品推薦目錄》,并通過“網上展廳”視頻號和發布對接會等方式,強化宣傳推廣。
五是實施精準賦能,加快場景推廣應用。持續開展場景對接,連續舉辦四屆人工智能“百企百景”對接洽談會;開展“2022年人工智能精準賦能促進月”活動;累計舉辦17期“AI與你同行”主題沙龍,惠及企業近500家。加強典型選樹和示范推廣,每年遴選認定青島市“人工智能十佳場景示范”,給予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獎勵;遴選近30個項目申報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及山東省典型應用場景。強化專業平臺精準賦能,推動建設商湯科技人工智能醫療服務平臺、國創云腦公司智慧圖像識別場景化平臺、創新奇智視覺和機器學習平臺等,精準賦能中小企業。海爾科技成功入選工業大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打造共享服務體系及創新生態。
二、下步打算
一是提高技術和產品供給能力。加強人工智能關鍵技術研發,以人工智能創新任務揭榜掛帥為抓手,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和人工智能企業聯合技術攻關,推出一批優秀產品,選樹一批骨干企業。
二是促進賦能應用落地。持續深入開展人工智能“百企百景”精準賦能企業活動,積極挖掘并開放一批應用場景,以用促研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產品落地應用與迭代,遴選推廣一批人工智能行業標桿應用示范。
三是打造融通產業生態。建設一批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提升整體算力算效。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作用,建立集培訓、創業、技術應用、產業化于一體的人工智能孵化和應用生態體系。加快人工智能產業園建設步伐,編制園區規劃,制定支持政策,設立產業基金,形成創新生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