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重慶推出系列政策“組合拳”,不僅將以往實施效果較好的政策進行優化延續,還新增出臺一攬子“政策干貨”,旨在提振市場信心,擴大市場主體,推動經濟企穩恢復,幫助企業提振信心、增強元氣、升級發展。
1月3日,重慶印發了《重慶市穩經濟政策包(第三版)》,涉及11個方面181條,并且集中發布了第一批“提信心、穩增長、強主體”政策文件。其中,普惠性政策63條、工業政策24條、科技創新政策13條、農業政策8條、交通運輸業政策20條、餐飲住宿業政策2條、文化旅游業政策5條、房地產政策27條、養老托育政策4條。
其中,《重慶市加力振作工業經濟若干政策措施》(簡稱:《若干政策措施》),圍繞9個方面出臺了23條具體政策措施,包括支持龍頭企業、穩住中小企業、持續提升科技創新和轉化能力以及加快培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推動電子產業集群補鏈延鏈強鏈和引導裝備、材料等產業轉型升級增效等。
2月21日(昨日),重慶研究制定了《重慶市進一步支持市場主體發展推動經濟企穩恢復提振的政策措施》(簡稱:《政策措施》),共36條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持續擴大有效需求、促進創新發展、降低物流成本等六個方面。與今年1月份發布的《重慶市穩經濟政策包(第三版)》181條政策措施,共同構成了支持市場主體發展的政策“組合拳”和“工具箱”。
據了解,《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提到:
支持企業新建或升級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平臺,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測試場),按照項目投資額的30%,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
支持企業研發智能車控、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智能網聯汽車核心配套產品,給予最高300萬元補助;
對全新新能源乘用車研發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對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研發獎勵給予最高800萬元獎勵,對新能源車型公告檢測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等。
針對集成電路產業,《若干政策措施》提到,全力支持集成電路產業升級發展,持續強化投資支持,對實際到位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集成電路設計類企業,按照12%的比例,給予最高500萬元資金支持。對實際到位投資5億元以上的集成電路制造、封測類企業,給予最高2000萬元貼息支持;對實際到位投資2億元以上的集成電路裝備等企業,給予最高1000萬元貼息支持。
而《政策措施》的36條政策措施,主要涉及農業、工業、軟件、物流以及商貿、文旅等服務業,重點是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覆蓋面廣。其中,在擴內需方面,3月1日-6月30日,個人消費者置換新能源乘用車的,給予每輛車1000元-3000元補貼,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的,給予支付額10%、最高不超過1000元的一次性補貼。
隨著重慶市加力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和接續政策措施,出臺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定能夠解決企業“后顧之憂”,幫助企業“輕裝上陣”,“茁壯成長”,“開疆拓土”,推動經濟企穩提振。屆時,該市還將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米”,讓政策紅利以最快速度從“紙上”落到企業的“賬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