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優秀場景案例——
常熟市景弘盛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業基本情況
常熟市景弘盛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8月成立,注冊資本1.2億元,公司于2018年2月在新三板成功掛牌上市。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6億元。
公司業務范圍涉及研發、設計、生產及供應消費類電子線、各類移動通訊基站用同軸電纜、對稱和平行高速傳輸電纜、工業機器人控制電纜、汽車用高壓與低壓電線及充電樁電纜、自動化機械及各類工業控制裝備用電纜和電力電纜等。
公司自2015年起持續對經營與生產過程進行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先后獲得蘇州市工業互聯網重點平臺企業、江蘇省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常熟市工業互聯網應用企業、蘇州市智能車間、江蘇省智能車間、江蘇省五星上云企業、江蘇省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等榮譽稱號。
二、精益生產優化場景做法
景弘盛在MES系統開發與實施過程中貫徹精益管理思想,在接口集成、設備采集、智能排程、工序改善、人員績效等方面構建了精益化MES系統:
1、多系統接口集成,多系統數據共享
景弘盛MES系統具有開放的標準接口,以便與SAP ERP、PLM(產品工藝設計)、MDC(生產數據采集與控制)、WMS(庫存管理)等系統集成。
景弘盛MES系統單據接口
2、設備產能與狀態實時監控
景弘盛利用工業物聯網技術,實現MES系統與生產設備相連,直接采集產量數據、品控數據,并偵測設備的各類運行狀態。
3、自動化排程與生產進度實時監控
MES結合精益制造管理要求,將生產計劃分解到每道工序和操作人員,并通過數據終端自動采集生產數量,實時反映生產進度,對設備狀態異常、負荷超載、進度狀況進行預警。
4、工序條碼品質追溯
工序半成品帶有條碼信息,通過掃描數據終端上的條碼標簽展示半成品耗用及工序流轉,將物料和流經的工位信息結合起來,實現物料跟蹤和產品質量的追溯分析。
三、場景建設成效
1.實現了生產過程的精益化、透明化管理
車間通過MES工序匯報及條碼標簽的流轉,實時查詢產品當前加工狀態、數量、工藝路線、物料信息準備情況等各類信息,使工廠生產能力數據化、透明化。
2.實現設備聯網,異常數據實時反饋
景弘盛通過自行改造,實現數據終端與生產設備相連,自動偵測設備的實時產量、品質、能耗及各類運行狀態。同時,設備故障、物料短缺等問題也可通過該系統進行反饋,使生產管理人員及時掌握當前異常狀況并做出處理,縮短生產停滯和等待時間。
3.生產效率、產能增效顯著
精益化MES系統實施前后,景弘盛銷售額從3億增至5.9億,人均產值增長96.67%;產品一次合格率從91.6%增至95%,良品率提升3.4%;庫存周轉率由45%提升至60%。
四、行業領域示范性及特色
1. 數據治理先行,主數據標準統一
景弘盛將物料代碼、設備代碼等主數據的來源、編碼方式進行了統一治理,保證各系統間主數據接口傳遞直接有效。
2. 老舊設備的“因材施教”改造
景弘盛依托蘇州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等科研機構,針對老舊設備可通訊狀況與可采集數據進行分析,分門別類制定改造方案。目前,已完成90%以上設備數據的可采集方案制定,78%以上的設備已接入工業互聯網。
3. 信息部門的組織創新
在已有開發工程師崗位基礎上,增加電氣工程師崗位,有力支持了MES系統深入擴展與開發。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