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科網鋰電獲悉,企查查APP顯示,3月3日,雅江縣斯諾威礦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斯諾威礦業”)發生工商變更,原股東均退出,新增寧德時代為全資股東,同時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及高管均發生變更。
這意味著,持續近兩年的斯諾威礦業歸屬權之爭終于落下帷幕,寧德時代成為最后的贏家。
圖:企查查
寧德時代的付出與承諾
斯諾威礦業成立于2008年,其原股東為興能新材、川商基金及自然人周大為。其中控股股東興能新材最初持有斯諾威礦業57.1%的股權,目前該公司正處于破產清算狀態。
而斯諾威礦業之所以被業內外廣泛關注,始于2022年5月。彼時斯諾威礦業54.2857%的股權在京東拍賣平臺拍出20億元的天價,為起拍價335萬元的597倍。不過最終競買人譚威并未在規定時間內付款項,因此導致悔拍。
時隔半年,即2022年11月25日,斯諾威礦業54.2857%的股權再次被擺上拍賣臺,期間天華超凈、盛新鋰能、協鑫能科等上市公司都曾表露對斯諾威礦業的興趣。直至12月13日16點,斯諾威礦業54.2857%的股權拍賣共觸發9輪熔斷。
按原計劃,第10輪拍賣起拍時間為第9輪拍賣結束后48小時內。但是,原本準備進行的第10輪拍賣,因重整計劃方案可能對標的有重大影響而宣告中止。
而重整計劃,也正是寧德時代“接盤”斯諾威礦業的契機。
在開啟第二次拍賣之前的11月9日,斯諾威礦業公開招募重整投資人。11月28日,招募結果出爐:重整投資人為寧德時代,備選重整投資人為協鑫能科。二者是斯諾威礦業的主要競爭者。
協鑫能科的計劃是一方面積極謀求成為重整投資人以獲得斯諾威礦業的控制權;另一方面是
通過子公司積極獲取斯諾威礦業拍賣以外的剩余股權,且完成收購斯諾威礦業90%以上的普通債權。
寧德時代則完成了更為重要的職工債券收購。同時,今年1月11日,寧德時代拋出逾64億元的重整計劃方案,作為債權人的協鑫(含協鑫能科及其關聯公司)并未投出贊成票,對方案持有異議。
直至1月12日,寧德時代逾64億元的重整計劃方案才獲全票通過。這也直接奠定了寧德時代成為斯諾威礦業的贏家。
現在,寧德時代完成受讓斯諾威礦業出資人100%股權(對應出資額5075萬元),正式入主斯諾威礦業。且該公司高管也全部煥然一新,易傳斌為法定代表人同時也是總經理;林久新任董事長;蔣理擔任董事,其同時擔任寧德時代董秘職務;李延海擔任監事,其同時為寧德時代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監事。
另外,斯諾威礦業的經營范圍也作出變更,由原有礦產品經營及銷售,變為礦產資源勘查、非煤礦山礦資源開采、金屬與非金屬礦產資源地質勘探。
這也恰恰與寧德時代的“承諾”密切相關。根據寧德時代的方案,未來將合理拓展斯諾威的業務范圍,斯諾威將在重整成功之日起兩年內依法合規地恢復生產,并將斯諾威融入四川省萬億鋰電池產業。
斯諾威礦業的價值
斯諾威礦業擁有四川省雅江縣德扯弄巴鋰礦、石英巖礦詳查探礦權。其中德扯弄巴鋰礦屬于世界級鋰輝石礦山甲基卡的核心礦區,礦山儲量1814萬噸,氧化鋰資源量為24.32萬噸,平均品位1.34%,屬于中大型鋰礦。
有媒體粗略計算,德扯弄巴鋰礦可折合鋰精礦405.19萬噸,可共計產出碳酸鋰50.65萬噸。業內預測,2023年下半年碳酸鋰供需關系將有所改善,均價預計維持在45萬元/噸以上,到2024年有望降至40萬元/噸以下,如果2023年-2025年碳酸鋰均價維持42.5萬元/噸,德扯弄巴精礦能實現收入約2100億元。
寧德時代已總投資540億,在四川宜賓建立鋰電池生產基地,一至十期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年產能將突破200GWh。因此,寧德時代以自身為圓心形成了極強的聚集效應,帶動了一批設備、材料等產業鏈企業落戶。此番拿下斯諾威礦業,寧德時代的西南產業集群將再添重要助力。
延伸閱讀
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提交了開展動力電池護照及配套政策研究、加快推進電池儲能高質量發展兩份提案。
在電池護照及配套政策研究方面,曾毓群建議:以“雙碳”目標為導向,發揮中國產業鏈完善、應用數據豐富的優勢,針對碳足跡、ESG、回收溯源、梯次利用等實際管理需求,研究設計我國電池護照,并將其作為我國電池行業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數字化管理工具。
據了解,歐盟即將通過并生效的《新電池法》中規定,從2026年1月1日起,投放歐盟市場使用的容量在2kWh以上的工業電池和動力電池都必須擁有電池護照。這意味著,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未來在歐洲開展電池業務、建設電池工廠都離不開電池護照,要想掌握主動權,研究設計我國電池護照已刻不容緩。
以儲能安全為核心,曾毓群建議:一要參照核電級安全,建立以失效概率為依據的電池儲能系統安全分級評估體系,并將該體系納入到重大項目招標條件,引導電池儲能邁向以“核電級安全”為標桿的高質量發展。
二是圍繞大容量高安全高可靠電池儲能集成系統這一關鍵領域,加強電化學儲能系統測試評估與實證,建設國家級電化學儲能實驗驗證平臺。
三要加強電池儲能數據的統計發布和共享。建議國家儲能平臺數據分級分類面向電池企業有序開放,以便電池企業支持平臺建立更為準確的儲能電站安全預警模型,為儲能電池產品的不斷優化提供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