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023年3月13-19日)通用機械領域發布了哪些重要政策?發生了哪些大事要聞?
市場篇
中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外送項目開建
中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外送項目和首個大型地面廠房抽蓄項目,16日分別在甘肅慶陽市和玉門市開工建設。兩項工程投產后,每年可替代燃煤消耗6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00萬噸,具有顯著節能減排效益,推動新能源基地大規模開發利用。
據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甘肅省電力公司16日介紹,總投資304億元人民幣的兩項工程,對于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服務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
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最新進展:一批世界級規模裝置開建
3月13日,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的丙烯酸生產綜合體已破土動工,其中包含冰丙烯酸(GAA)裝置、丙烯酸丁酯(BA)裝置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裝置。
目前,巴斯夫全面推進實現湛江一體化基地的后向整合能力。丙烯酸新設施將為其區域的客戶提供產品供應,并縮短交付周期。此外,巴斯夫于3月7日宣布在湛江投資新建一座世界級規模的檸檬醛裝置。
4座抽水蓄能電站即將開工!京津冀將添千瓦級“蓄電池”
作為國家唯一經國務院批復設立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區,被定位為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區、京津冀協同發展可再生能源創新區的張家口,近年來新能源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目前,正在申報建設以抽水蓄能為主要支撐,以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多種儲能技術為補充的千萬千瓦級儲能基地,以更好地服務京津冀以及全國綠色低碳發展。
4座抽水蓄能電站分別是蔚縣九宮山、蔚縣水峪、懷來官廳和赤城白河,預計2029年全部建成投運;崇禮常峪口、懷安西坪山等18個新謀劃站點已經完成選址,正在開展地勘工作,全部建成后項目總裝機容量預計將達500萬千瓦。地處北京上風上水的張家口,多場景、規模化儲能建設正在徐徐展開。
中國電建兩大抽水蓄能工程建設緊鑼密鼓
在春暖花開的季節,中國電建兩座抽蓄電站再次傳來好消息。其中,桐城抽水蓄能電站主體工程正式開工;中標臺山黃茅崗抽水蓄能電站設計項目。
國家十四五規劃能源建設重點項目安徽桐城抽水蓄能電站主體工程正式開工。電站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境內,總裝機容量1280兆瓦,主要由上水庫、下水庫、輸水系統、廠房系統及永久交通道路等建筑物組成,設計年發電量21.44 億千瓦時,年抽水電量28.59 億千瓦時;黃茅崗抽水蓄能電站為國家中長期規劃儲備庫項目,原規劃裝機800兆瓦。電站建成后,將承擔廣東珠西南電網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和緊急事故備用等任務。
國際篇
國際能源署:風光核三年內或成全球新增發電“主力”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2023年電力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過去一年間,多國發生的能源危機雖然減緩了電力裝機增長速度,但發展中國家電力需求保持強勁將持續推動未來全球發電裝機量加速增長。其中,可再生能源電力將與核能發電一道,成為未來三年全球電力裝機增長的“絕對主力”,低碳能源項目的快速上馬有望推動全球發電領域碳排放量維持平穩甚至下降。
利潤低迷持續困擾歐洲風電市場
近日,歐洲風能行業組織WindEurope公布了2022年歐洲風電裝機投資情況,數據顯示,2022年歐洲風電領域投資較往年大幅下降,新增風電整機訂單規模僅有900萬千瓦,與2021年相比銳減47%。該機構分析認為,風電項目盈利水平持續下降是目前歐洲風電市場低迷的主要原因。同時,歐洲國家的電力市場干預政策也讓歐洲風電產業逐漸失去資本吸引力。長此以往,歐洲國家風電裝機增速將放緩,或拖累氣候目標的實現。
(節選)
原標題:通用機械行業一周要聞回顧(2023年3月13-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