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表示,2023年是智能駕駛行業的沖刺之年、大考之年。
數據顯示,2022年度中國市場乘用車高級別輔助駕駛前裝搭載率升至29.40%,前裝標配交付585.99萬輛。毫末智行去年預估,到2025年高級別輔助駕駛搭載率超過70%。這意味著從今年開始,智駕產品進入一個快速增長的全線爆發期,2023年將是非常關鍵的一年。
針對這個情況,毫末智行總結了這樣幾個趨勢:
第一,城市導航輔助駕駛產品在2023年將圍繞量產交付發力,幾個主要玩家的城市導航輔助駕駛產品將會進入到真實用戶交付和多城市并行落地的比拼中。
第二,行泊一體和無人車的商業化將成為自動駕駛公司深耕的重點。在乘用車領域,隨著搭載規模的增長和智駕產品整體成本的下降,智駕產品也將從高端車型向更多中低端車型全面覆蓋。搭載低成本行泊一體功能的智駕產品將迎來一個前裝量產的高潮,高速導航輔助駕駛、自主泊車等產品的體驗也會迎來全面升級,車主的使用頻率和滿意度將成為產品競爭力的主要衡量標準。在末端物流自動配送領域,末端物流自動配送在商超、快遞等場景將會迎來爆發,2023年將在這些場景實現可持續的商業化閉環。
為什么會有這些趨勢出現?毫末智行認為,趨勢背后是AI大模型推動下的產業生態的不斷進化和升級。
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在數據生態上,隨著用戶更高頻地開啟輔助駕駛功能,智駕行駛的行駛里程和使用頻率呈現指數級提升,足夠規模和多樣化的數據帶來數據積累的優勢,可以更好驅動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迭代升級。
在AI技術生態上,生成式大模型已成為自動駕駛系統進化的關鍵,基于Transformer大模型訓練的感知、認知算法,將逐步在車端進行落地部署。
在算力生態上,基于自動駕駛數據的大規模增長,以及大模型的深入應用,智算中心已經成為自動駕駛行業的“新基建”。
此外,張凱還分享了毫末商業化進展。在乘用車高級別輔助駕駛領域,毫末一直堅持“6P開放合作原則”,與客戶伙伴保持著開放式的合作探索。如今,毫末的6P開放生態迎來了新的客戶伙伴,毫末智行已獲得三家主機廠定點合同,相關項目已經在交付中。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