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鈞達股份(002865.SZ)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3-3.8億元,同比增長1425%-1656%;預計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3.2-3.7億元,同比增長1382%-1613%。
對于經營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鈞達股份表示,受益于光伏市場需求增長以及市場對N型產品需求不斷提升,公司堅持技術創新、增強企業競爭力。同時,隨著公司滁州基地N型TOPCon產能釋放,公司實現了銷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電池片出貨量為4.81GW,同比增長160.78%。其中,P型PERC為2.31GW,N型TOPCon為2.5GW。
資料顯示,鈞達股份實現主營業務的徹底轉型,全面聚焦光伏電池主業,成為集光伏電池研發、生產及銷售于一體的新能源企業。
2022年,鈞達股份將原有汽車飾件業務置出,并完成對捷泰科技剩余49%股權收購后,2022年8月起捷泰科技成為鈞達股份100%全資子公司,自此鈞達股份全面聚焦于光伏電池主業。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鈞達股份產能規模由2022年初的8.5GW提升至當年年末的17.5GW(P型9.5GW,N型8GW)。捷泰科技全年實現電池片出貨10.72GW(其中P型PERC產品8.85GW,N型TOPCon產品1.87GW),出貨量同比增長88%。
正是受益于光伏行業高景氣度,去年鈞達股份業績大漲。據披露,2022年該公司營業收入111億元,同比增長約120%;凈利潤7.29億元,同比增長約224%。
據透露,鈞達股份滁州基地規劃產能18GW,其中一期8GW已于2022年9月底實現達產,二期10GW目前正在建設中,預計2023年二季度實現滿產。公司淮安項目規劃產能26GW,其中一期13GW預計2023年三季度實現滿產。屆時,公司產能規模將由17.5GW提升至40.5GW(其中P型約9.5GW,N型約31GW)。
此前,鈞達股份曾披露,下屬公司計劃2023-2025年向上機數控及子公司合計采購9.5億片單晶硅片,預計采購金額高達近60億元。此舉也意在提前為產能擴張鎖定上游硅片資源。
對于今年經營預測,鈞達股份則表示,隨著硅料產能的擴張到位,原材料價格進入下行周期。產業鏈成本的下降有利于刺激行業需求的提升,預計2023年光伏行業仍將保持高增長的態勢。光伏行業的利潤分配有望由上游段向下游組件、電池端傾斜。電池環節的產能擴張受制于N型技術尚未普及的因素影響,實際供應總產能相對市場需求,依舊處于相對短缺狀況,電池環節盈利有望持續提升。其中,N型電池受益于技術紅利因素影響,將獲得更高收益。2023年,隨著公司產能規模的快速提升以及N型產品占比提升,公司及經營業績有望持續增長。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