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作為新能源行業的“光二代”,“90后”的天合光能“公主”高海純也正式走向臺前。
母公司持股降至73.57%
今年4月21日,光伏龍頭企業天合光能公告,擬籌劃旗下分布式光伏業務平臺、控股子公司江蘇天合智慧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合智慧”)分拆上市。
在股權架構中,由于控股股東原始持股比例超過85%,天合智慧此前曾進行了多輪增資擴股,以符合分拆上市的標準要求。截至目前,天合光能持有天合智慧的股份比例降至73.57%。
天合光能稱,本次擬籌劃的分拆上市事項不會導致公司喪失對天合智慧的控制權。公告顯示,天合智慧成立于2016年,主營業務為提供分布式光伏系統解決方案和數字能源管理業務等,其中包括戶用、工商業等場景化整體解決方案。
而天合智慧母公司天合光能,是一家光伏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也是全球光伏組件龍頭企業,其主要業務包括光伏產品、光伏系統、智慧能源等三大板塊。其中,光伏系統業務板塊主要包括電站業務、系統產品業務;系統產品業務又分為支架、分布式兩大部分。而此次分拆主體天合智慧,正屬于天合光能光伏系統業務中系統產品業務的一部分。
對于天合智慧分拆上市一事,天合光能表示,根據公司總體戰略布局,結合控股子公司天合智慧的業務發展需要,發揮資本市場規范治理運作及拓寬融資渠道等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促進公司及天合智慧共同發展。
高紀凡之女掌舵
資料顯示,天合智慧現任董事長高海純,是天合光能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高紀凡之女,1993年出生,是名副其實的“光二代”。
早在1997年,高紀凡在江蘇常州創立了天合光能。并且,該公司于2006年12月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成為繼尚德電力之后第2家在該地上市的中國民營光伏企業。
經過多年的發展,該公司于2017年光伏組件出貨量便已經躍升至世界第一,并且多年位居行業頭部的“第一梯隊”。2020年6月,天合光能回A上市,登陸上交所科創板。截至目前,該公司市值超過1000億元。
據了解,作為光伏大佬高紀凡的女兒,高海純畢業后就加入了天合光能,并多次亮相太陽能光伏展會,曾任天合光能執行總裁、戰略投資部副總經理等職。
經過多番歷練,高海純開始獨挑大梁,擔任天合智慧等公司的“掌舵人”。
目前,天合智慧擁有面向戶用分布式市場的“天合富家”與工商業分布式市場的“天合藍天”兩個子品牌,其國內業務開拓的經銷商合作伙伴超過1500家。在2021年,天合光能分布式業務系統出貨量超過2GW;僅2022年上半年,其出貨量就達到2.2GW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標,“天合富家”在現款銷售類業務中排名行業第一,市占率穩步提高;“天合藍天”將產品拓展至智慧新能源應用場景。
連續三年盈利籌劃上市
作為天合光能分布式光伏業務主體,天合智慧成立于2016年,彼時天合光能初始持股比例高達85.17%。受益于分布式光伏政策支持和平價上網時代的到來,天合智慧業務發展也是突飛猛進。
2019年時,該公司尚處于虧損之中;到2020年,其營收和凈利潤分別達到9.82億元和7533萬元,實現扭虧為盈;到2021年,該公司營收和凈利潤提升至39.81億元和2.0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5%和169%。僅在2022年上半年,天合智慧的凈利潤已經達到2.55億元,超過了2021年全年的凈利潤額。
在利潤貢獻方面,截至2022年上半年,天合智慧的凈利潤占母公司天合光能總凈利潤的比例約為20%,仍滿足分拆上市的相關規定。
而在母公司業績方面,根據業績快報顯示,2022年,天合光能實現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852.48億元和37.1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約92%和106%;今年一季度,該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13億-18億元,同比增長139%至231%。
在產能方面,截至去年底,天合光能擁有電池產能50GW,組件產能65GW,并且正在持續擴產加碼產能。根據第三方機構InfoLink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天合光能位居2022年全球組件出貨排名第三位。
“光二代”走向“C位”
實際上,在近年來新能源商界之中,“光二代”們開始走向臺前,站在了聚光燈下,其中不乏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協鑫集團、英利集團、正泰電器、大全能源、合盛硅業、福萊特、等頭部企業大佬們的子女。
其中,通威股份于3月21日宣布“換帥”,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之女、34歲的劉舒琪正式接棒,成為通威股份新任董事長和CEO,成為全球水產飼料和光伏行業的雙龍頭企業的“新掌門人”。
另外,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之子、42歲的朱鈺峰,目前已經擔任協鑫集團黨委書記、副董事長兼總裁,同時兼任協鑫系兩家上市公司協鑫集成和協鑫能科的董事長。
還有,晶澳科技掌門人靳保芳之女靳軍輝、靳軍淼雖然鮮有在公眾視野露面,但均在晶澳系擔任要職。
此外,老牌組件龍頭英利集團創始人苗連生之女苗青,自回歸英利以后,于2022年出任英利集團董事長,成為該公司的“新掌門”。
新老交替,薪火相傳。一批“光二代”已經成為光伏企業的接班人,也必將開啟新能源行業未來發展的新篇章。(文/光伏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