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中國第二!理想5月市值僅次于比亞迪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5月,理想汽車市值達到2144.35億元,成功超越長城汽車,成為中國第二大車企,排名第一的是市值7384.40億元的比亞迪。
這與理想汽車銷量的不斷上漲不無關系。今年5月,理想汽車共交付新車28,277輛,同比增長146%。這已是理想汽車連續第三個月交付量破2萬輛。其中,剛上市不久的理想L7交付量已連續兩個月破萬。截止到今年5月底,理想汽車累計交付量為363,876輛。
另外理想汽車的業績表現也比較可觀。今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總營收和凈利潤分別達到了187.9億元和9.34億元。其中營收同比大增96.5%,再度創下季度新高,凈利更是連續第二個季度實現正向盈利。
蓋世點評:“遲到生”理想,逆襲了。
克扣10%貨款?長安汽車回應:詆毀商譽,已報案
針對“長安汽車強制克扣供應商10%貨款”一事,6月7日,長安汽車發布了“關于網傳《致長安汽車采購部的申訴函》的公開聲明”。
長安汽車強調,從未收到任何供應商發來的“函件”,并表示,因原材料價格變動、需求變化、技術創新等原因,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每年磋商供應價格,是汽車行業的一貫做法。采用的方式均基于長安汽車與零配件企業的商務談判,結算價格均按照商談后簽訂的商務合同執行,該函件所述“直扣產值”“直扣貨款”等內容系不實信息。
長安汽車表示,已就該函件涉及的詆毀商譽行為,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蓋世點評:都是價格戰惹的禍?
特斯拉中國5月銷量為77,695輛
6月5日,乘聯會公布了5月主力廠商新能源批發銷量。其中排位前三的是比亞迪、特斯拉中國以及廣汽埃安(注:按2023年4月乘聯會批發量排序含乘聯會預估非最終排名)。數據顯示,比亞迪5月銷量為239,092輛,特斯拉中國5月銷量為77,695輛,廣汽埃安為45,003輛。
乘聯會發布的消息顯示,綜合預估5月乘聯會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67萬輛,環比增長11%,同比增長59%,預計1-5月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278萬輛,同比增長46%。
據該機構預測,2023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850萬輛,狹義乘用車銷量為2350萬輛,年度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達到36%,“目前運行狀態與預測基本是吻合的”。
蓋世點評:國內新能源品牌緊追,特斯拉中國第二寶座也“不好坐”。
比亞迪向西安市申請66.66億元新能源汽車補貼
日前,西安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公布《關于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申請2020-2022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的公示》。
公示顯示,比亞迪申請對2020-2022年度滿足申報要求的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進行清算,相關車輛共計80,6791輛,金額共計666606.2326萬元。
從公示附件中可知,比亞迪申請的車輛主要為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純電動乘用車。
具體來看,2020年,比亞迪共申請了2,510輛,總金額3936.5萬元,其中私人購買乘用車、黨政機關公務用車、民航機場場內車輛(無行駛里程要求)244輛,其它類(行駛里程截止兩年有效期滿足2萬公里)2,266輛。
到2021年,比亞迪申請的車輛數量大幅增加,共計申請27,699輛,總金額39346.8萬元,其中私人購買乘用車、黨政機關公務用車、民航機場場內車輛(無行駛里程要求)8,188輛,其它類(行駛里程截止2022年12月31日滿足2萬公里)19,511輛。
2022年則共計申請776,582輛,總金額623322.9萬元,其中私人購買乘用車、黨政機關公務用車、民航機場場內車輛(無行駛里程要求)751,334輛,其它類(行駛里程截止2022年12月31日滿足2萬公里)25,248輛。
蓋世點評:不愧是“新能源補貼大王”。
奧托立夫將全球裁員8,000人
6月8日,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奧托立夫宣布,該公司正在加速其在全球范圍內的結構性降本措施,尤其是歐洲業務,以實現公司的中長期財務目標。此外,該公司還重申了其2023年全年目標。
奧托立夫表示,結構性成本削減計劃包括進一步優化公司的布局和組織結構,包括將直接和間接員工的總數減少11%。通過這些舉措,奧托立夫將簡化其物流和區域布局,并打算關閉歐洲的數個工廠。
相關舉措將影響所有部門和職能,預計將在全球范圍內減少多達2,000個間接職位,約占奧托立夫間接員工總數的11%。在所有被裁的間接崗位中,有1000個將在歐洲。奧托立夫表示,第一波裁員預計將在2023年進行。
為了進一步提高全球生產力,特別是直接員工的效率,奧托立夫還打算減少其直接員工的人數。該公司預計,以目前的銷售水平為基準,該公司預計將在全球范圍內削減6000名直接員工,約占直接員工總數的11%。
蓋世點評:大廠裁員“此起彼伏”,汽車業競爭之殘酷已肉眼可見。
蜂巢能源計劃在泰國投建PACK工廠
6月7日,蓋世汽車從企業證實,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籌劃投資3000萬美元在泰國建設新能源電池模組PACK工廠。蜂巢能源方面表示,目前已注冊成立全資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泰國)有限公司(SVOLT ENERGY TECHNOLOGY(THAILAND)Co.,LTD.),正在著手籌劃泰國新工廠的落地建設事宜。
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泰國駐上海總領事就會見蜂巢能源聯席首席運營官張峰先生、蜂巢能源泰國項目經理陳磊,并交流在泰投資新能源產業的機遇。今年5月,泰國政府方面表示,包括蜂巢能源在內的多家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對在泰國投資感興趣,這將促進當地電動汽車產業發展。
蓋世點評:國內動力電池廠商加速出海,東南亞成投資熱地。
原標題:蓋世周報 | 理想5月市值僅次于比亞迪;長安回應網傳“克扣10%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