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抱琵琶半遮面”,遮了兩年半的蔚來汽車150kWh固態電池終于要投入使用了!
7月12日,據第一電動消息,蔚來汽車150kWh半固態電池包,預計7月底或8月初將投入蔚來換電體系,以租賃而非售賣的方式,支持蔚來旗下ES、ET和EC三大系列的全系蔚來車主,都能通過換電方式,按照天/月/年租的方式計費,體驗這款150kWh半固態電池包。
也就是說,蔚來150kWh固態電池包支持換電。
如果消息屬實,這將成為目前實現量產裝車的能量密度最高的固態電池。
電容量提升50%
2021年1月9日,當時勢頭強勁的蔚來在成都NIO Day 2020大會上發布了首款旗艦轎車ET7時,還重磅發布了150 kWh固態電池包,并宣稱將于2022年第四季度使用,使續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
一時之間引爆鋰電和汽車整個產業鏈,畢竟固態電池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一種突破當今電動汽車性能限制的方法。
但是,蔚來未能如期上車150 kWh固態電池包,并且目前陷入了一種稍顯平淡的窘境。就此而言,蔚來或許需要借此次電池上車“描寫”一些新的故事。
不過,蔚來使用的仍然屬于半固態電池,采用原位固化固液電解質、無機預鋰化硅碳負極和納米級包覆超高鎳正極,電芯(單體)由衛藍新能源提供,單體能量密度達360Wh/kg,續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該電芯于6月30日正式交付給蔚來,并簽署了年度訂單。
進入7月,蔚來悄然更新了用戶手冊,在全新ES6、ET7、ES7、ET5、EC7和ET5旅行版共6款車型的手冊中都添加了關于150kWh電池包的詳細信息。
圖源:蔚來官方用戶手冊
據悉,一個150kWh電池包內單體數量達到384個,電池包重量為575kg。相比較100kWh電池(555kg)重了20kg,但電容量提升了50%。
而關于搭載之后相應車型的續航里程也有了更明確的數據,據悉,按照CLTC標準,ES8標稱續航900km,ES6標稱續航930km,ET7標稱續航則由此前的1000km上升至1100km。
車企“押注”固態電池
最近關于車企固態電池的消息,除了蔚來,頗受關注的還有豐田。
近日,豐田宣布,公司的固態電池技術取得飛躍性的突破,成本、重量、體積均實現減半,充電最多10分鐘,續航就能達到1200km,“這種固態電池現在就可以開始生產。”
然而,豐田又表示“量產時間在2027-2028年”,且其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和相關材料豐田均為公布。
由此可知,豐田的固態電池仍然存在缺陷,公布消息或是為了市場關注,畢竟豐田無論是鋰電池電動轉型之路,還是氫能之路,進度和成績都不太樂觀。
針對豐田宣布可生產固態電池的說法,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則表示,全固態電池目前還有些行業核心問題亟待解決。“如果豐田說今天能量產全固態電池,我是持懷疑態度的,目前全行業誰都不具備量產全固態電池的能力。至于到2027年能否量產,作為技術人員,我也很難說得準確。”
由于能量密度、安全性、低溫及循環壽命等方面的性能優勢,固態電池一直被認為是鋰電行業的未來最高技術路線。全球主流鋰電池企業、車企、固態電池初創公司、材料企業、科研院校、跨界企業等紛紛搶灘布局,加強固態電池技術攻關,開啟“軍備賽”。
盡管產業火熱,已有固態電池已經/即將上車,但總體來看,目前大部分固態電池技術是以固液混合技術路線為主。誰能率先量產車規級全固態電池,目前還是未知數。
而要想實現全固態,仍需產業鏈去合力解決供應鏈重塑、成本降低、快充效率不佳等核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