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為期兩天的國際智能建造高端論壇在京圓滿落幕。論壇的成功舉辦對加速推進傳統建造產業轉型升級,融入全球市場,共建行業新生態,推動戰略新材料以及智能建造革新與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論壇首日開幕式上,劉曉峰發表講話,智能建造是當前建筑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希望與會的企業家代表能響應國家發展戰略,推動基建產業高質量發展。
斯洛文尼亞前總統達尼洛·圖爾克發表視頻致辭,智能建造為全球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點,這對全球經濟穩定復蘇、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可能。
中華職業教育社黨組書記、總干事方乃純,工信部科技司原副司長阮汝祥致辭中強調,面對智能建造的機遇和挑戰,應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技術創新和研發,同時要建立起服務智能建造的多形式銜接、多通道成長、可持續發展的梯度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創新與數字化部部長伍軍,中鐵高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張威代表國企央企建設單位發表致辭,建造類國有企業要緊抓這次產業變革的有利時機,在智能建造中充當創新的引領者、標準的制定者和項目的示范者,推動智能建造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論壇共有行業盛事、戰略簽約、主題演講、產業對話四個主要環節。
行業盛事,智造未來。在論壇首日,舉行了國際智能建造創新聯合體組建和《國際智能建造技術標準》征求意見稿的啟動儀式以及《國際智能建造發展現狀與趨勢》的藍皮書啟動儀式。
強強聯合,戰略簽約。論壇還舉行了隆重的智能建造企業簽約儀式。北京好運達智創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合順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玄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與中鐵高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鐵科學研究院、中鐵十四局集團房橋有限公司、中鐵三局集團線橋有限公司、中鐵建(無錫)工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設備分公司、四川謙宜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貴州石鑫玄武巖科技有限公司等國企央企建設企業,新材料龍頭企業簽署了合作協議。
簽約涵蓋多個領域,包括產品研發、市場拓展、智能裝備、新材料研發、工藝創新、生產制造等,通過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共同努力推動智能建造產業發展。
主題講座,實戰分享。在論壇的首日和次日,分別舉行了院士專家主題講座,先后為現場的觀眾奉上了豐富的知識盛宴。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鄭強,烏克蘭國立赫爾松海事學院、工程院院士、博士布切達夫.安德烈,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楊柏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原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孫茂松等分別為現場觀眾帶來了精彩的主旨發言和講座。中鐵工業、中鐵十九局、中鐵三局線橋、中鐵北京工程局、中鐵十四局房橋、中鐵科學研究院、鐵建工科等工程建設單位則從實戰的角度為大家帶來了傳統建造企業如何順應時代洪流,實現智能建造。
產業對話,問道未來。在本次論壇中,還進行了“綠色新材料,共建智能建造產業新生態”為主題的產業對話。
對話嘉賓從市場需求、構建合作伙伴關系、營造創新環境、培育生態系統、持續優化和調整等方面回答了主持人的提問,并進行了深入交流。對話嘉賓認為,共建玄纖綠色新材料優質產業鏈,需要產業中的相關企業投入資源進行新材料的技術研發和創新,參與制定綠色新材料相關標準,積極推動綠色認證與評估體系建設,同時與研究機構、原材料供應商、制造商、銷售渠道、下游應用企業等建立緊密的供應鏈合作關系,在此基礎上與相關企業、科研機構、政府部門等多方合作,建立產業生態圈,以合作創新、資源共享、信息交流等方式,推動玄纖綠色新材料產業的協同發展,形成良好的生態系統。
本次論壇還舉辦了智能建造新技術和新材料的展覽展示,成為一大亮點。中鐵工業、中鐵研究院、中鐵十九局、中鐵三局線橋、好運達智創科技、玄澤新材料、珞石機器人、發娜科、四川謙宜等數十家智能建造和新材料領域企業設立了展臺,展示了其在智能建造過程所創新研發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展覽展示獲得了參會觀眾的極大興趣,約有1000人進行參觀,央視等多家媒體對展覽展示進行了報道。
本次論壇由中國歐盟協會、國際歐亞科學院為指導單位,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主辦,中國技術市場協會先進材料產業專業委員會和中鐵高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辦,以“智能建造,面向未來”為主題,旨在通過搭建智能建造國際間交流與合作平臺,以科技賦能,產業融合,助力智能建造高質量發展。
(本文系國際智能建造高端論壇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若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處理。圖片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