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近年來,江西省屬國有企業全面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含綠量”,為加快推進江西省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清潔替代 促進能源結構調整
大棚頂部光伏發電,底部集裝箱養魚……高安市相城鎮盤嶺“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利用當地荒草地及水庫水域進行建設,形成“上可發電,下可養魚、種植”的發電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我站光伏發電每年能節約標煤1.1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3119噸。”盤嶺光伏電站副站長指著成片的光伏發電板說道。
“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是江西省水投集團下屬能源公司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的生動縮影。能源公司致力于光伏、風電等能源開發及運營,積極布局氫能源、充電樁等能源新技術和新設備的開發與利用。據統計,能源公司投產運營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綠色能源電站12座,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147.56萬噸。
前不久,能源公司成功進入綠證交易市場,取得了一批國家核發綠證,并陸續在交易平臺上掛牌出售,預期收益可達750萬元。
江西省水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深入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致力于發展清潔能源,以減排降碳實踐為持續推動江西省能源結構調整貢獻力量。”
創新工藝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提高傳統能源利用效率,也是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江鹽集團所屬晶昊鹽化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干凈整潔的生產園區、現代化的生產設備,一座現代化的綠色工廠屹立眼前。
為了推動鹽化工產業鏈延伸發展,晶昊鹽化公司依托巖鹽資源優勢,由單一制鹽企業向純堿生產的鹽化工企業轉型,轉型升級的關鍵在于技術的提升。為此,晶昊鹽化公司引進了行業內先進的井下循環制堿工藝,建設完成年產60萬噸鹽堿鈣聯產裝置,并在此工藝基礎上自主創新井上井下循環模式,破解生產過程中降溫、輸送、注井等難題,并有效解決了該行業材料處理成本高、環境污染大的“痛點”。
如何降低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是晶昊鹽化公司一直苦苦思索的問題。過去,廠區內的燃煤鍋爐產生的污染物排放執行的是一般火力發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我們于2018年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低氮燃燒技術改造,熱電鍋爐達到國家超低排放標準”,晶昊鹽化常務副總經理介紹,技術改造后,鍋爐燃燒效率提升了3%以上,為企業轉型升級和綠色低碳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技術進步對于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至關重要。江鹽集團與華東理工大學共同搭建碳鈣循環聯合研究中心,攻關碳循環利用新體系建設;采用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井下循環鹽堿鈣聯產制堿工藝”,有效處理廢液廢渣,實現全鹵制堿……江鹽集團不斷加大研發力度,在能源技術領域取得多項重要創新成果,正加快推進產業鏈向融合化、綠色化、智能化邁進。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