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公布,9月18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發布會,對《意見》相關情況進行解讀。
“礦山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是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副局長張昕表示,近年來,全國礦山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迫切需要出臺一個與新形勢、新體制、新任務、新要求相適應,能夠引領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礦山安全生產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意見》出臺,恰逢其時。
據介紹,《意見》共7部分24項內容。第一至第六部分是重點任務,從嚴格礦山安全準入、推進礦山轉型升級、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地方黨政領導責任和部門監管監察責任、推進礦山安全依法治理等6個方面作出針對性部署安排。第七部分是強化組織實施,從加強組織領導、研究配套政策、加強資金保障、建立協調機制、強化責任追究等提出具體工作要求。
發布會介紹,《意見》建立了一套全過程風險動態管控工作機制,為推動礦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提供了方法路徑。強調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和依法治理,為推動礦山安全轉變治理理念、完善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增強治理效能提供了制度保障。構建了一條完整的安全生產責任鏈,明確要求地方黨委政府、監管監察部門、礦山企業要落實安全責任,為推動礦山安全責任進一步落實提供了深化措施。明確了災害嚴重煤礦準入、非煤礦山源頭管控、整合重組、升級改造、智能化開采等要求,為推動礦山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這既是理念,也是方法。”張昕說,《意見》圍繞“事前預防轉型”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堅持關口前移、源頭管控,動態管理、超前治理,及時預警、迅速處置,把風險化解在隱患前、把隱患消除在事故前。同時,《意見》中明確要求涉礦中央企業總部和涉礦大中型企業應當配備安全總監,這是國家層面首次提出。下一步將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將相關企業是否按照要求配備安全總監作為礦山日常安全監管監察工作的重點,必要時開展專項檢查,不斷督促企業嚴格落實。
發布會指出,重大事故隱患是造成礦山重特大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礦山安全風險管控的重中之重。為進一步做好相關工作,《意見》在排查治理重大隱患方面提出了針對性舉措:一是強調礦山企業要定期開展全員全覆蓋隱患排查治理,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二是強調礦山安全監管監察部門要建立重大隱患治理督辦制度,在重大隱患消除前跟蹤監管,并監督整改銷號,進一步壓實礦山監管監察部門監督整改責任。三是強化隱患責任倒查,明確企業在重大隱患排查整改上的主體責任,同時從政府監管監察方面進一步扣緊責任鏈條,要求嚴格執行“誰檢查、誰簽名、誰負責”,對發現重大隱患不處理處罰或跟蹤整改不到位的,依法嚴肅追責問責,倒逼相關部門對重大事故隱患必須采取措施、督促企業必須限期整改到位,切實防止引發生產安全事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