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報告已披露完畢,Big-Bit資訊整理了
逆變器上市企業三季度報告,整個產業鏈快被“卷麻了”,逆變器何以能夠風景獨好?
前三季營收均實現正增長 三季度庫存影響漸顯
隨著金秋十月落下帷幕,各逆變器上市企業也逐步披露了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2023年以來,光伏產業鏈開啟了降價模式,組件投標價破“1”從個例走向趨勢,硅料也從30萬/噸降至7萬/噸,整個產業鏈快“卷麻了”。逆變器被稱為光伏產業鏈最好的賽道,有又怎樣的表現?Big-Bit資訊整理了國內逆變器上市企業三季度報告,一起來看看吧。
部分上市逆變器企業三季度報告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Big-Bit資訊整理
備注:德業股份、科士達、科華數據逆變器部分按照2022年度營收占比數據推算,實際情況可能存在偏差
從逆變器上市企業三季度報告看,前三季逆變器上市企業均實現營收正增長,其中上能電氣以210.59%的增長率遙遙領先,逆變器龍頭之一陽光電源也取得了108.65%的增長率,高于同期市場整體增速;具體到三季度,受產業鏈其他環節庫存高企的影響,微型逆變器及二梯隊部分逆變器企業業績出現一定程度下滑。
逆變器庫存高還是低
整個光伏產業鏈受庫存困擾之際,逆變器企業的庫存水平如何?
逆變器企業2022年庫存情況
數據來源企業2022年度報告
由于部分企業在2023年中報未披露產銷量情況,我們根據2022年度報告統計了上述逆變器上市企業庫存數據,從上述10家逆變器上市企業庫存情況看,2022年庫存占比最高的昱能科技53.81%,最低的德業股份9.6%,平均庫存占比約26.57%。
此外,我們也以逆變器龍頭之一陽光電源為例,統計了其上市以來歷年的庫存情況,其中最高年份為2014年,庫存占比達64.75%,最低為2020年的25%,以2022年庫存占比28.05%來看,其庫存量并不算太高,結合2023年前三季度陽光電源業績增速大于市場新增裝機量增速看,其庫存量或許有一定增加,但還未到較高水平。
陽光電源歷年庫存占比情況,數據來源:企業年報
一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華為供應鏈研發總監向Big-Bit資訊表示:“庫存問題一直都是企業的一大痛點,庫存該備多少也沒有定論,像2022年整個市場快速爆發,企業的庫存水平自然跟著上漲。像陽光電源的這個庫存水平,我認為是不高的。”
實際上,光伏逆變器對可靠性、保護性、穩定性、經濟性的要求頗高,從而抬高了行業的壁壘,容易打造差異化競爭力。逆變器企業普遍實行“以銷定產”的生產管理模式,相對而言庫存問題不是特別突出,綜合統計數據來看,我們認為逆變器的庫存尚未到高風險水平。
2023年逆變器市場需求量有多大
根據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9月累計出口量4141.78萬個,同比增加17.8%,逆變器出口金額達574.3 億元,同比增長46.07%,逆變器出口量約181GW,同比增長59.30%。
國內市場方面,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1-9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9月我國光伏累計新增裝機達128.94GW,同比增長145.1%。
2023年1-9月光伏新增裝機量,Big-Bit資訊整理
綜合國內外市場出貨量看,1-9月逆變器出貨量已達309.94GW,已接近2022年全年326.6GW出貨量。
日前,集邦咨詢發布報告稱,回顧全球各大主流市場2023年前三季度的裝機數據,均實現超預期增長,集邦咨詢Trendforce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再次上調對2023年全球光伏裝機需求的預期,2023年全球整體光伏需求仍將保持高增,新增裝機有望達到414GWdc(中性預期)/446GWdc(樂觀預期),同比增幅達60.1%/ 72.4%。
儲能成逆變器新增長極
“十四五”以來,儲能建設迎來了高速發展。根據我們此前統計的各省“十四五”光伏、儲能規劃數據看,僅公布配儲比例的25省規劃儲能裝機規模已超過29GW,按照配儲比例10%、配儲時長2小時計算,預計十四五期間儲能裝機規模將超41GW/82GWh。
根據《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3》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新型儲能新增規模創歷史新高,達到7.3GW/15.9GWh,功率規模同比增長200%,能量規模同比增長280%(其中鋰離子儲能占比97%)。
進入2023年,儲能建設更加火熱,僅1-2月33個中標項目規模已超5.56GWh,相較去年同期儲能中標規模增長超10倍;上半年的新增裝機規模更是達到了約8.63GW/17.73GWh,已超過2022年全年裝機規模。根據BNEF的數據,2030年預計全球儲能裝機將達277.7GWh,按2小時配儲計算,屆時裝機功率也將超過138GW,而中國將占據儲能舞臺的絕對C位,引領世界儲能行業發展。
儲能逆變器與光伏逆變器技術同源,但新增加了AC/DC功能模塊,單機價值量更高,根據Big-Bit產業研究室統計數據顯示,儲能逆變器單機價值量同比增加51.43%-165%。
結語
目前,儲能市場尚處于政策驅動階段,未來隨著技術的迭代,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進而過渡的市場驅動階段,屆時儲能也將迎來更大規模的爆發,同時也將成為逆變器企業新的增長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