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CEO黃仁勛:人工智能將在5年內趕超人類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周三表示,人工智能正在趕超人類。黃仁勛在DealBook峰會上表示,如果將人工智能(AGI)定義為能夠以與人類智能“相當競爭”的方式完成測試的計算機,那么“在未來五年內,人工智能可以完成這些測試。”
華為云推出首個大模型混合云
11月30日消息,據華為云微信公眾號發文,今天,華為云行業高峰論壇2023在北京開幕。會上,華為云推出業界首個大模型混合云,并發布《深度用云展望2025》白皮書及深度用云行動計劃。同時,華為云提出深度用云行動倡議,并聯合10+伙伴和行業組織,共同發起深度用云行動計劃,計劃未來三年投入1億人民幣,用于能力型伙伴建設、云原生應用開發、行業專家培養、行業標桿打造等領域。
2023年我國人工智能算力市場規模將達到664億元,同比增長超80%
2023人工智能計算大會11月29日在北京開幕,會上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顯示,今年我國人工智能算力市場規模快速成長壯大,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正在為各行各業帶來全新賦能。《報告》從產業規模、行業算力變化、算力發展趨勢等多個維度,量化反映出人工智能算力正在加快成為創新力。從市場規模看,2023年我國人工智能算力市場規模將達到664億元,同比增長82.5%,人工智能算力需求快速增長。
我國智能算力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將達33.9%
在2023人工智能計算大會上,國際數據公司IDC與浪潮信息發布的《2023-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智能算力規模達260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次數),預計到2027年我國智能算力規模有望突破1117EFLOPS,中國智能算力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將高達33.9%。
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正式點亮
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臺今日舉行了點亮儀式。中科院自動化所、北京電信、北京智譜華章成為首批簽約用戶。
Canalys:三季度全球智能可穿戴腕帶設備出貨量達 5100 萬臺
Canalys 報告顯示,2023 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可穿戴腕帶設備出貨量同比增長 4% 至 5100 萬臺,其中基礎手表出貨量同比增長 20%,成為唯一實現增長的細分品類。
三季度全球 DRAM 銷售額達 132.4 億美元
今年第三季度,全球 DRAM 銷售額達到 132.4 億美元,環比增長 19.2%。其中,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分別為市場領導者,銷售額分別為 52 億美元和 46.3 億美元。預測明年全球 DRAM 銷售額將同比增長近 30%。
Amazon Bedrock發布更多模型選擇和功能
亞馬遜云科技在2023 re:Invent全球大會上宣布,Amazon Bedrock發布更多模型選擇和全新功能。據介紹,Amazon Bedrock是一項全面托管的服務,用戶可訪問來自AI21 Labs、Anthropic、Cohere、Meta、Stability AI和亞馬遜的多種大語言模型和其他模型,以及客戶構建生成式AI應用程序所需的廣泛的功能,包括確保隱私和安全的同時簡化開發。
蘋果據稱將放棄5G Modem芯片研發
據報道,蘋果公司在多次嘗試完善其自主研發的5G調制解調器(Modem)芯片后,決定停止這款產品的研發工作。
摩根大通稱人工智能技術已開始創造收入
摩根大通首席數據和分析事務官Teresa Heitsenrether周三在Evident AI研討會上表示,“除了提高效率和規避潛在成本之外,我們還看到了創收活動,這確實令人鼓舞。”摩根大通去年設定的目標是到2023年人工智能產生的“商業價值”達到10億美元,并在5月份的投資者活動日將這一目標提高到15億美元。
“中科慧遠”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
機器視覺技術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中科慧遠”已于近期完成數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國移動旗下北京中移數字新經濟產業基金、中科院資本、海通央視融媒體產業投資基金、申萬創新投、齊芯資本以及洛陽市知識產權運營發展基金等多家投資方共同參與。
(節選)
原標題:千家早報|華為云推出首個大模型混合云;三季度全球智能可穿戴腕帶設備出貨量達 5100 萬臺—2023年1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