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15日,中國石化巴陵石化年產60萬噸己內酰胺產業鏈搬遷與升級轉型發展項目全線順利貫通,一次開車成功。該項目采用中國石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己內酰胺綠色成套新技術建設,這是該技術實現工業化應用,標志著全球單套產能最大、技術的己內酰胺生產研發基地建成投產,為沿江重化工業綠色轉型發展提供新路徑。
己內酰胺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降解薄膜、醫療器械、高端服裝、汽車輪轂等領域。該項目總投資153.5億元,占地2650畝。項目將距離長江不足1公里、與岳陽市主城區連成一片的巴陵石化己內酰胺產業鏈,整體搬遷到距離長江岸線3.1公里的湖南岳陽綠色化工高新區。按照“安全綠色、技術升級、先建后拆、規模翻番”思路,項目新建煤氣化、己內酰胺、聚酰胺、合成氨、雙氧水、環己酮等58套裝置,涵蓋從煤制氫到聚酰胺全產業鏈,己內酰胺年產能由30萬噸提升至60萬噸。項目通過產業鏈升級、產品鏈延伸、價值鏈提升,推動傳統石化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一體化轉型升級。
項目采用榮獲中國工業大獎和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等獎項的己內酰胺綠色成套新技術建設。其中,酯化加氫制環己酮裝置為全球工業化裝置,采用全新反應原理,傳統工藝技術路線,具有碳收率高、“三廢”排放少、清潔高效等優勢,為產業鏈轉型發展提供重要技術支撐;漿態床蒽醌法制雙氧水技術、環己酮肟化制環己酮肟技術成功放大應用,雙氧水新技術安全系數有效提升;煤氣化裝置為中國石化首套采用第三代國產水煤漿水冷壁氣化工藝技術裝置。項目按照“5G智慧工廠”標準建設,設備國產化率99.9%,中央
控制系統全部實現國產化。
多年來,中國石化致力于引領我國己內酰胺創新之路。作為我國最大的己內酰胺生產商和供應商,中國石化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提升己內酰胺的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為推動我國己內酰胺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除了自主研發己內酰胺生產工藝,該公司還不斷開發己內酰胺的新型應用,如生物降解塑料、高性能纖維、醫用材料等,拓展了己內酰胺的市場需求和社會價值。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