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風會,解讀《2024年“促進經濟鞏固向好、加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第一批)》有關內容并答記者問。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賀曉文圍繞2024年第一批政策清單中謀劃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有關內容回答了記者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請問圍繞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2024年第一批政策清單中是如何謀劃的?
賀曉文:去年以來,省委、省政府把工業經濟擺到頭號工程的高度,頂格召開4次全省性會議,創新實施先進制造業強省行動、標志性產業鏈突破工程等一系列重大舉措,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親自擔任標志性產業鏈“鏈長”統籌指揮,引領形成大抓工業、齊抓工業的強烈共識和濃厚氛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扎實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聚焦聚力穩定工業運行、發展先進制造業、推進數實深度融合、激發民營經濟活力,研究制定了24項含金量高、覆蓋面廣、撬動性強的政策措施,分四批納入2023年“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取得顯著成效。1-11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分別增長6.9%和14.6%,分別高于全國2.6個和5.6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首次超五成,全省工業呈現量質齊增、加速向好的局面。
為進一步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這一輪政策清單編制過程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在認真落實好已出臺的各項政策基礎上,又謀劃提出了13條政策措施。
一是聚焦增強創新驅動能力。通過“創新服務券”方式,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圍繞技術創新、數字化賦能、市場開拓、工業設計與品牌推廣等方面提升能力,按照兌付比例最高補貼5萬元。鼓勵企業開展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認證服務和數字化轉型評測診斷試點,提高服務券額度至10萬元。支持企業加力培育高技能人才,建設實施一批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項目,做強更加自主的創新鏈。
二是聚焦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鼓勵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重點行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在購置費用上降低支持門檻。優化完善“技改專項貸”項目庫,對符合條件的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給予貸款貼息、股權投資支持。狠抓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圍繞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舊動力蓄電池和大宗工業固廢,創建一批工業資源綜合利用試點基地,每個給予最高100萬元補貼,為全省探索規?;?、資源化、無害化利用的經驗做法。
三是聚焦深化數字賦能增效。突出制造業主戰場,對新入選的“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數字領航企業、特色專業型平臺等數字化轉型領域國家級標桿示范給予最高5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支持。競爭性培育一批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包含市、縣),給予最高500萬元獎補,統籌用于推動區域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等,搶占發展先機。面向全省優勢產業集群培育認定一批省級“產業大腦”,給予最高200萬元獎補,加速釋放數據價值。
四是聚焦提高支撐服務能力。積極培育10個左右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促進機構,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一次性獎勵,鼓勵其主動參與編制產業鏈規劃、政策和培育方案,引導產業鏈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當好產業鏈形象“代言人”。優化省級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政策,優選一批小微企業貸款積極性高、風險控制效果好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確認為不良的貸款,給予一定比例的損失補償。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