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最后一個模塊吊裝就位,“深海一號”二期綜合處理平臺海上安裝作業全部完成,我國南部海域首個“四星連珠”海上天然氣田生產集群由此建成。
“深海一號”二期工程綜合處理平臺由下部導管架和上部生產設施組成,總高約136米,總重量超1.4萬噸。本次吊裝完成的上部生產設施總重超7500噸,甲板片投影面積相當于5個標準籃球場大小。超百米高的導管架“底座”已提前安裝在水深近90米的海底,并通過12根鋼樁打入海床之下105米,有力保障這座“海上巨無霸”在強臺風下穩如泰山。
據了解,吊裝是海上油氣生產平臺常用的安裝方式,它以類似舉重運動員的“抓舉”動作,在波濤洶涌的海面上,將重達數千噸的平臺吊起并精確安裝到設計位置。受海流、涌浪、風力等復雜因素影響,施工過程中對設計計算精準性、船舶穩定性、吊裝技術水平等均提出很高要求。
“施工期間,東北季風盛行,海流速度較正常海域大三倍以上。我們投入國內最大海洋油氣工程起重船‘藍鯨7500’,采用流速監測預警、精確導向限位等措施,攻克惡劣海況吊裝技術難題,確保海上吊裝安全高質量完成。”海油工程“深海一號”二期工程總包項目經理說。
據介紹,此次安裝的“深海一號”二期綜合處理平臺是接收處理深水油氣的關鍵設施,它與崖城氣田生產平臺共同構成的“四星連珠”海上天然氣生產集群,將成為我國南部海域海上天然氣處理、集輸的中心樞紐之一,為進一步提升我國海上天然氣產能奠定堅實基礎。
“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于2021年6月投產,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千億立方米,是我國目前自主開發的水深最深、勘探開發難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二期工程全面投產后,可使“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儲量從1000億立方米提升至1500億立方米,年產量從30億立方米提升至45億立方米,進一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