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玻璃加工技術以其卓越的切割速度和廣泛的材料適應性,正迅速成為行業的新寵。從玻璃到金屬、陶瓷、聚合物和半導體,無一不在其切割能力范圍內。
為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行業正逐步轉向加工大型玻璃面板,實現從晶圓到面板的加工轉變。
康寧公司推出的CLT 80G激光玻璃加工工具便是這一趨勢的生動體現。它能夠支持高達2300毫米x2500毫米的大型玻璃基板,并實現全天候連續生產,極大地提升了生產效率。
作為全球玻璃行業的領軍者,中國在激光玻璃加工系統市場占據重要地位。浮法玻璃的出口量穩居世界前列,玻璃瓶和容器的產量也持續攀升,預計全球產量將達到驚人的7430億個。
然而,玻璃制造對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已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據統計,生產過程中的高溫,導致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了大約9500萬噸。
用激光加工玻璃依賴于極短的脈沖持續時間,以飛秒和皮秒為單位。激光技術的多功能性,在這里大放異彩——一個單一的激光源可以適應各種玻璃加工任務,如切割、鉆孔、雕刻,甚至打標,以達到質量控制的目的。
紫外激光器在全球激光玻璃加工系統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其市場份額已超越41.2%,展現出顯著的增長態勢。這一增長主要歸功于紫外激光器在高精度、微創材料加工方面的卓越表現。
其工作波長介于150至400納米之間,遠小于可見光,從而能夠生成極小的光斑尺寸,實現微觀尺度的精細加工。例如,專業的真空紫外激光器能夠在空間分辨光譜學等領域實現亞微米級別的光斑尺寸。
紫外激光器以其獨特的“冷加工”能力,正在深刻改變玻璃加工行業的格局。它能夠在不產生過多熱量的情況下精確打斷材料鍵,實現最小的熱變形。這種多功能性使得紫外激光器能夠處理包括玻璃、陶瓷、增強聚合物,以及高反射貴金屬如銀、金和銅在內的多種材料。
無論是為無修飾的玻璃進行精致打標,還是在水果、特氟龍、鉆石和塑料上雕刻復雜圖案,紫外激光器都在激光玻璃加工系統市場中展現出其卓越的精密加工能力。
市場上的UV激光器,部分是由快速的技術進步推動的。266nm(頻率四倍)的二極管泵浦紫外激光器比355nm頻率三倍的激光器提供了更高的光子能量,開啟了全新的處理可能性。行業領軍者如RPMC Laser和Frankfurt Laser Company等,通過推出涵蓋廣泛波長范圍(200納米至420納米)、多種工作模式(脈沖和連續波)以及不同功率輸出(1兆瓦至20瓦)的紫外激光二極管和DPSS激光器產品組合,不斷推動市場創新。
激光玻璃加工技術作為消費電子行業繁榮的重要推手,為市場貢獻了超過34%的收入份額。
隨著消費者對精密、高質量組件的需求日益增長,尤其是在復雜相機鏡頭和敏感傳感器窗口等消費電子領域,激光加工系統憑借其無與倫比的精度和再現性,成為了滿足這些需求的理想解決方案。
超短脈沖激光器的應用使得玻璃加工能夠在保持高標準的同時實現驚人的速度,與消費電子行業對更精細、更先進電子元件的追求相得益彰。隨著消費電子產品日益小型化,對精密微處理能力的需求也水漲船高。
激光系統在這一領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過精確切割、鉆孔以及逐層燒蝕等技術,能夠在微觀尺度上創建復雜的3D玻璃結構。
同時,激光玻璃加工系統還具備高度的靈活性,能夠快速適應消費電子行業快速變化的產品周期。激光加工設備可以輕松重新配置,以應對不同設計和處理任務的需求,從簡單的切割和鉆孔到復雜的雕刻和表面處理。
此外,全球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進一步推動了消費電子市場的繁榮,消費者對于最新電子設備的投資熱情高漲,這也間接推動了對復雜玻璃組件和激光加工解決方案的需求。在這一背景下,激光玻璃加工系統市場得到了蓬勃發展,預計在未來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創新在推動激光玻璃加工行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例如,康寧的納米操作工藝等先進技術使得對玻璃進行復雜3D切割成為可能,為消費電子設備的尖端設計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制造商也在不斷開發能夠處理更大玻璃基板的激光加工設備,以滿足市場對復雜3D組件的日益增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