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鐵建旗下鐵一院設計的國內無砟軌道最大主跨橋梁——西延高鐵王家河特大橋鋼管拱成功合龍,為國內高墩大跨和同類型橋梁建造提供了寶貴技術經驗。
王家河特大橋是西延高鐵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全長1066米,主橋長497.6米,橋高105米,主跨為連續剛構加拱組合結構。該橋為跨越王家河溝谷而設,是國內無砟軌道同類橋型跨度最大、最高的橋梁。而西延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鐵網包頭、銀川至海口的包(銀)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路網地位重要。
項目建成后,西安至延安的運行時間將從目前的2個半小時縮短至1小時左右,極大便利沿線人民群眾出行,對鞏固拓展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形成西部大開發新格局等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此次提升合龍的鋼管拱肋計算跨度248米,拱軸線長度272.36米,拱肋采用啞鈴型截面,高度4.7米,兩榀拱肋間橫向中心距為11.7米。主橋用鋼量約1600噸。此次提升的拱肋總重920噸,橋面提升高度27.13米,施工難度和安全風險較大。
為確保提升過程拱肋結構及提升塔架等附屬結構安全穩定,設計團隊針對風力、溫度等關鍵控制因素進行有限元計算,同時在吊裝前充分收集合龍段各項數據,分析確定合龍段配切量,提前進行余量切割,確保拱肋鋼管順利合龍,為下一步吊索安裝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設計團隊聚焦高墩大跨無砟軌道連續剛構加拱組合結構關鍵建造技術研究方向,開展智慧橋梁設計,針對結構提升時拱肋及主梁關鍵截面應力、頻率、位移等參數進行實時監測,并進行數字孿生技術智能評估,確保拱肋提升架設過程跟蹤及智能控制線形可控,為項目安全、高質量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