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能源轉型的浪潮中,儲能正成為電池廠商發力角逐的“戰場”。2024年上半年,鋰電行業迎來了新的競爭格局,其中億緯鋰能以其卓越的表現,成功超越比亞迪,躍居行業第二,成為儲能市場的新晉巨頭。
2024年上半年,全球鋰電行業經歷了一輪新的洗牌。近30家鋰電企業的儲能出貨量達到了約110GWh,同比增長20%,顯示出儲能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在這一過程中,寧德時代以38%的市場份額,創下了新的記錄,而比亞迪則因特斯拉儲能產品電池裝機量的大幅增長,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出貨量跌落至第四位。
億緯鋰能訂單釋放
在2024年的儲能行業競爭中,億緯鋰能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得益于2023年簽訂的Powin、ABS、Wartsila等新訂單,億緯鋰能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了規模釋放,其儲能電池出貨量的大幅提升,使其首次超越比亞迪,排名提升至行業第二。
進入2024年,億緯鋰能還陸續簽訂新訂單, 據了解,2024年1月12日,億緯鋰能子公司湖北億緯動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緯動力”)與Aksa Jenerat?r Sanayi A.?(以下簡稱“Aksa”)簽署《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億緯動力與Aksa擬在土耳其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合資公司的建立旨在從事電池模組、戶外柜、集裝箱的生產、營銷和銷售,以及在土耳其(當地)作為工程總包方實施執行儲能系統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前的業績說明會上,億緯鋰能高管表示,今年公司儲能出貨電量的規劃目標在50GWh以上,相較2023年大幅增加。
據了解,億緯鋰能儲能處于滿產狀態,24年1月發布Mr旗艦系列儲能大電池,采用628Ah大電芯,億緯鋰能預計在24年10月開始量產,動力電池方面,2024年Q1在商用車領域市占率顯著提升。
大幅增長的出貨量目標,需要新產能的釋放來支撐。近日,據“中建安裝”消息,在云南省曲靖的億緯鋰能儲能動力電池項目已量產交付,這個項目總建筑面積達到36萬平方米,項目投產后,預計每年可增加23Gwh的電池產能。產能爬坡釋放后,將進一步推動出貨量增長。
持續研發加速產品升級
億緯鋰能的在上半年的出色表現并非偶然。公司在技術創新和市場布局上的持續投入,為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了優勢。
在技術研發方面,億緯鋰能不斷探索和優化電池材料和制造工藝,提高電池的性能和安全性。根據年報數據顯示,億緯鋰能在2023年的研發投入達到了28.71億元,這一數字相比上一年增長了26.97%。
億緯鋰能在多個細分市場中保持了電池的研發投入,同時在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領域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產能建設,并進入了產能釋放期。
持續的研發投入也推動了產品的升級。公司推出了46系列大圓柱電池、全新一代“Mr.Big”和“Mr.Giant”儲能產品、醫療電池等技術領先產品,并且積極布局了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氫能等多項前沿技術。
海外市場擴張
在市場布局上,億緯鋰能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與多家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其產品的大規模應用奠定了基礎。尤其是海外市場方面,前述億緯鋰能高管指出,今年海外儲能的需求大概占整體儲能需求的6-7成,所以公司正在加大海外業務的拓展。
需求旺盛的海外儲能市場,無疑是國內廠商接下來的兵家必爭之地。從目前的海關出口數據來看,2024年上半年的出口比重增長明顯。從2023年全年出口比重約40%到今年上半年出口比重高達48%,近一半的儲能電池產品出口海外。
產能方面,億緯鋰能現有的產能為84GWh,預計到2025年將有126GWh的新產能加入,屆時累計產能將達到210GWh。
儲能市場的發展,為鋰電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依賴日益增加,儲能技術在平衡供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市場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包括技術標準的制定、成本的控制、市場的規范等。
因此,面對儲能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國內廠商需制定明確的戰略規劃。公司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推動電池技術的持續進步。同時,億緯鋰能將進一步拓展國內外市場,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提升產業鏈的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