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學自主研制的深海重載作業采礦車工程樣機“開拓二號”成功完成海試,實現深海重載作業采礦車海試水深首次突破4000米。
中國船舶集團七〇四所研制的深水重載布放回收絞車,助力“開拓二號”布放回收全流程作業,為其刷新紀錄等一系列復雜的深海采礦試驗提供技術支撐。
在“開拓二號”深水重載布放回收的海試過程中,七〇四所與上海交大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全力攻克布放海域深、負載重、海況復雜、作業支持要求高等技術難點,完成了高海情、大負載條件下的布放回收作業,最大布放深度達到4102.8米。同時,通過多執行機構的精確協同控制,以及大纜徑長距離柔性介質收放過程的張力控制技術,確保了整個布放回收過程在復雜海況下的高效、可靠和順暢。
這是我國首次在4000米級深海礦區完成硫化物采礦車的深海重載布放回收作業,全面驗證了深海采礦布放回收系統的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深海采礦高難度作業需求。七〇四所研制的深水重載布放回收絞車,是我國首臺套自主研制的機動搭載集成牽引式絞車,也是深海采礦的關鍵核心裝備。該所根據深海采礦的特殊要求,持續開展專項技術攻關,先后突破了集成化總體設計、大纜徑柔性介質長距離排纜、絞車集成化機動搭載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經過此次全流程試驗,其各項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該絞車采用變頻驅動,安全工作負載30噸,容繩量6500米。在研發設計過程中,七〇四所對絞車系統的各項性能指標和功能特性不斷優化迭代,并在自動化、電動化和可靠性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優化升級,使該系統具有驅動效率佳、承載能力強、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同時,該絞車采用集成式設計方法,將牽引、儲纜、排纜等各裝置,及電控、液壓各系統集成安裝于整體式框架內,可滿足多平臺機動搭載的需求。
| 特約記者:何寶新
| 通訊員:毛立峰
| 責 編:高紅梅
| 校 對:方 浩
| 審 核:項 麗/甘豐錄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