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開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開封市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和開封市食品藥品質量安全中心撰寫制定的《傳統食品制作技藝羊肉鮮湯》(DB4102/T 049-2024)、《傳統食品制作技藝黃燜魚》(DB4102/T 050-2024)、《傳統食品制作技藝雞血湯》(DB4102/T 051-2024)、《傳統食品制作技藝全牛湯》(DB4102/T 052-2024)、《傳統食品制作技藝四味菜》(DB4102/T 053-2024)、《傳統食品制作技藝素胡辣湯》(DB4102/T 054-2024)、《傳統食品制作技藝五香豆沫》(DB4102/T 055-2024)、《傳統食品制作技藝羊雙腸湯》(DB4102/T 056-2024)、《傳統食品制作技藝水煎包》(DB4102/T 057-2024)、《傳統食品制作技藝杏仁茶》(DB4102/T 058-2024)、《傳統食品制作技藝羊肉胡辣湯》(DB4102/T 059-2024)、《傳統食品制作技藝驢肉湯》(DB4102/T 060-2024)地方標準已正式發布,發布日期2024年7月19日,將于2024年8月19日正式實施。該系列標準是我市首次大規模對傳統食品制作技藝進行全流程、全鏈條、全方位要求的地方標準,將對全市傳統食品制作技藝及規范以及全市傳統食品高質量發展的標準建設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由于全市傳統食品行業、民間未對傳統食品的文化內涵深入研究,未實現傳統食品統一標準和制作規范,導致我市各傳統食品門店在原輔料、烹飪器具、制作技藝、感官要求方面存在很大差異,部分傳統美食門店食品制作存在不規范、不標準等問題,不能確保給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帶來良好的感官體驗。
2024年3月,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餐飲業提質工作安排部署,提升我市傳統特色美食整體質量水平,促進我市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經綜合近些年在12315平臺接收到的關于傳統特色食品消費方面的相關投訴、舉報及各級新聞媒體評論區意見、建議。開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市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和市食品藥品質量安全中心共同起草了十二個傳統食品制作技藝地方標準,6月形成了標準送審稿。
2024年6月,省標準化和質量研究院、開封豫菜文化研究會、開封東京藝術有限公司等多家餐飲企業派出60位專家組成十二個評審組對十二個地方標準分別進行了評審。評審會上,與會專家對十二個傳統食品制作技藝地方標準送審稿進行了審議討論,對部分章節內容提出了修改意見。各評審專家組認為,十二個傳統食品制作技藝地方標準結構完整、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各評審專家組一致表決通過審定。
該系列標準對傳統食品的術語和定義、原輔料、烹飪器具、制作技藝、感官要求、安全要求等方面內容提供了細化的規范和要求,可操作性強,讓傳統食品的制作技藝有標準可依,對推進我市傳統食品消費服務規范化、標準化,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增強消費者美食消費體驗具有重要意義。該系列地方標準的發布對于我市民俗與地域傳承文化美食總結與推廣也有里程碑作用。
我局按照《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文件要求,積極推動開封傳統特色食品標準化建設,此次十二個傳統食品制作技藝地方標準的制定,規范了開封市特色傳統食品行業,進一步提升了我市特色食品企業的管理規范和技術水平,豐富開封市飲食文化新內涵。助力企業提高競爭力、提升信譽、贏取更高的發展平臺,引領企業從“跟隨者”變為“領導者”,從而推動我市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