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古稱“寶慶”,一座有著兩千五百多年歷史的湘中古城,作為“三線建設”時期的老工業基地,有著光輝的成就與歷史,九十年代前在全省乃至于全國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邵陽錨定“三高四新”發展藍圖,堅持產業興邵、制造強市的方針,加快三化改造,銳意突破,闖出一條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用一組數據照明邵陽工業的發展之路:2023年邵陽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6.4%,高于全省1.3個百分點,居全省第5位,同類市州排第1位;今年上半年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8.5%,高于全國2.5、全省1.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以產業升級為方向、以數字賦能為驅動、以新興產業為主導、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新質生產力活力迸發,展示出對邵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和支撐力。
傳統產業升級煥新
傳統產業既是邵陽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底座,也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基礎。
6月14號人民日報任平發表《中國產品何以走向全球——從“一元錢打火機”看中國產能》一文,再一次讓全國看見邵東打火機在全球市場上的獨特魅力。
一只小小打火機,20年不漲價,保持在一元售價的同時又風靡歐美等西方國家,關鍵是創新。開發快速圖形精準定位和火焰信息收集等智能化技術,滿足歐美市場火機焰苗高度標準;引入3D打印技術制造模型,設計多樣化個性化新品;引入自動化、智能化焊接設備,12道制造工序基本實現自動化生產,工藝技術全國領先。正是這一項項創新突破,讓成本控制到極限,讓價格多年不變。今年上半年,東億電氣市場訂單火爆,產值同比增長25.4%,出口增長4%。
像打火機一樣老樹發“新芽”的傳統產業在邵陽還有很多。作為老工業基地城市,邵陽曾擁有41個工業門類中的39個,傳統產業產值占比達75.5%。
維克液壓,是一家創建于上世紀60年代的傳統制造業企業,作為中國最早生產
液壓元件和成套液壓系統的大型骨干企業之一,維克液壓五十年來專注液壓技術研發,打破了我國液壓行業長期被國外壟斷的局面。企業為中國第一臺冶金高爐設計實施了液壓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研發的高速鐵路轉轍機系統的高壓小排量泵,成功解決“卡脖子”問題;研發出的深海機器人液壓控制系統,為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可在海下1500米對設備進行檢測與故障診斷;多項裝備用于南水北調國家工程。
堅持創新發展的維克液壓行穩致遠,2021年成為邵陽市首家上市企業后,大力建設液壓智慧工廠產業園,同步建設智能增材和數字控制研究院,通過“新基建”完成智能化改造,持續擦亮“老字號”金字招牌,綻放新光彩。
產業集群攀頂向新
今年上半年,邵陽市新能源專用車產業集群獲批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該產業集群是以三一專汽、紐恩馳等企業為龍頭,圍繞新能源攪拌車、渣土車、環衛車等整車產品,上游涵蓋汽車零部件、新能源電池、電子元器件、車載顯示等生產環節,下游向充電設備生產及服務、報廢車輛拆解回收等領域延伸,形成了緊密協作、高度耦合的全產業鏈條。
“這是我市第一個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集群擁有一批優質企業知名品牌,三一專汽獲批國家單項冠軍,通達汽零氮氣彈簧銷量全國第一,同時集聚了達力電源、幸福時代新能源等實力強勁的配套企業。”市工信局副局長肖建華表示,新能源專用車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創建成功,讓邵陽搶占了新能源車領域發展先機,為全市高端裝備制造開辟了新的賽道。
在新邵縣,全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新邵銅鋁資源循環綜合利用產業集群正進一步集聚,廢舊金屬、廢舊塑料、廢舊電子電器、報廢機動車等在這里變廢為寶。
在綏寧縣,楠竹產業鏈在不斷延伸,形成橫跨一二三產業的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去年,綏寧竹產業工業產值約32億元,占全縣工業經濟的80%以上,綠色生產力正在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邵陽縣高新區依托高技術新材料產業園,成立硬質合金集群發展促進中心,招引湖南佰科新材料、湖南賽維克新材料等20余家企業入駐,硬質合金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今年7月,邵陽市4個產業集群入選省產業集群競賽勝出名單,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總數居全省第一;九大重點產業鏈實現總產值2231.4億元,增長7.44%。
產業生態培優育新
產業發展不是孤立的發展,邵陽堅持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多措并舉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多項政策加力支撐。邵陽市委、市政府堅持將先進制造業發展作為“一號工程”,以最高規格的組織領導、最給力的扶持措施全力推進。先后出臺《邵陽市促進先進制造業平穩增長的若干財政支持政策》、《邵陽市打造“4×500”特色輕工千億產業五年行動方案(2024-2028年)》、《市領導聯系產業集群(產業鏈)推動打造國家先進制造業高地工作方案》等文件,聚焦九大先進制造業產業鏈,全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科研機構智慧賦能。近年來,先后成立邵東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邵陽市先進制造技術研究院兩家高層次研究院,著力解決企業技術困難,為邵陽企業科技創新提供了堅實的智力支撐。其中,邵先院同企業合作研發了3個國家級首創產品,技術服務129項,申報知識產權90余件,孵化科技企業4家,實現合作共贏;邵智院“小平臺托起大產業”的邵東模式被省政府主要領導充分肯定,在全省推廣。2024年邵智院獲評湖南省政府打好“科技創新攻堅仗”表現優異單位。
今年5月,岳麓山工業創新中心湖南省首個分中心落戶邵陽。該中心將對接省“4+4”科創標志性工程,與企業開展技術合作,服務邵陽“4×500”特色輕工智能制造產業發展。
用心用情服務企業。深入開展“三送三解三憂”活動,上半年幫助100家重點企業解決各類困難問題85個;集聚公檢法司及法學會力量,創新組建“政法巡回服務專家團”。一對一以專業對產業、專業對行業、專業對企業的服務形式,開展走訪調研、訪企問需活動,為企業提供專業性、權威性法律服務,提高企業風險防范能力和法制化管理水平。今年來,共組織民營企業“法治體檢”245次;調解涉企案件6548件,調解成功3634件,獲《法治日報》、省政法委、省發改委公開推介。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90家,一批“含新量”“含金量”更高的中小企業正在加速崛起。
邵陽工業經濟發展碩果累累、動能澎湃。未來,邵陽也將繼續大力推進產業培塑行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更多省級、國家級產業集群,用心用情為企業紓困增效,不遺余力優化營商環境,以邵陽智慧、邵陽力量答好改革發展“必答題”。
來源:綜合邵陽市工信局信息
策劃:湖南省工信廳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