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有“飛行汽車第一股”之稱的億航智能披露了2024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財務狀況及產品交付增長趨勢穩健向好,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低空經濟這一萬億級市場規模帶來的產業價值。
數據顯示,億航智能2024年二季度營收1.02億元,同比增長919.6%,環比增長65.3%;凈虧損7160萬元,同比增長5.4%;調整后凈利潤為115萬元,實現調整后扭虧為盈,作為對比,一季度凈虧損達1010萬元;毛利率為62.4%,同比、環比均實現上漲。
在業績展望上,億航智能預計,今年三季度實現總營收約1.23億元,同比增長約329.8%,環比增長約20.6%。
值得一提的是,億航智能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實現正向經營現金流。從ATM項目累計融資約5.5億元,進一步增強了公司的流動性。億航智能表示,未來經營現金流也將保持正向增長趨勢,2024年內將不再進行ATM增發。
交付量創歷史新高
作為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城市空中交通科技公司,億航智能可以說是國內最早布局eVTOL的公司之一,也是全球eVTOL商業化進展最快的企業。
該公司早在2017年便開始載人飛行試驗。2023年年底,億航智能自主研發的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獲得由中國民航局頒發的標準適航證,成為全球首個獲得適航證的無人駕駛載人電動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由此也拉開了拉開了公司商業運營的序幕。
今年4月,中國民用航空局又為EH216-S頒發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頒發生產許可證(PC),這意味著EH216-S已經具備量產資質。就此,EH216-S成為全球首個獲得型號合格證(TC)、標準適航證(AC)和生產許可證(PC)的eVTOL產品。
得益于低空經濟指出政策驅動,以及適航三證齊全,億航智能的交付量也創造了歷史新高。今年二季度,億航智能EH216-S共計交付49架,去年同期和第一季度分別為5架和26架,交付量增長迅速。
億航智能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胡華智在業績會上表示,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公司在國內市場收獲的批量訂單累計超過1100架,會在未來1-3年分批次交付。生產許可證取證后,云浮生產基地正式進入了EH216-S適航版飛機量產爬坡的階段。
在二季度,億航智能已經向廣東、浙江、海南、吉林、遼寧、日本等地客戶完成了EH216-S的交付。
eVTOL商業化進展迅速
目前,商業化運營是億航智能的業務推進重點。
今年二季度以來,億航智能獲得了多個銷售項目。舉例來看,5月,億航智能與太原西山文旅簽署諒解備忘錄,收到50臺EH216-S的采購訂單及額外450架采購計劃;6月,億航智能與浙江溫州市文程縣政府簽署合作協議,獲得30臺EH216-S訂單及額外270架采購計劃。
港澳市場上,7月,億航宣布與香港冠忠巴士集團旗下的冠忠智慧出行簽訂采購和運營合作協議,獲得30架EH216-S采購計劃,推進EH216-S無人駕駛eVTOL在中國香港、澳門、湖北省襄陽市及十堰市的銷售與運營。
不僅如此,億航智能在海外市場也在持續拓展,其中東地區合作網絡不斷擴大。比如在今年4月,億航智能與阿布扎比投資辦公室(ADIO)及阿聯酋EIH集團旗下MLG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5月,其EH216系列eVTOL在阿布扎比完成首次飛行演示,包括無人駕駛載人首飛;6月,EH216-S完成沙特阿拉伯首飛。
據介紹,億航智能eVTOL產品飛行足跡已擴大至16個國家,完成超過5萬架次安全測試和演示飛行。
此外,為推動eVTOL產品動力系統組件模塊的研發及產業化,億航智能也在合作研發快充電池。今年4月,億航智能與巨灣技研達成戰略合作,合作研制適用于億航智能eVTOL的動力電芯、電池包、充電樁及儲能系統,共同研發eVTOL航空器超快/極快充電池方案,同時,雙方將逐步開展超充樁、超充站等基礎設施的共建,為商業化運營奠定生態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中國民航局已正式受理億航通航和合肥合翼航空遞交的運營合格證OC申請。前者是億航智能專門從事UAM運營服務的子公司,后者則是其在合肥的合資運營公司。
官方表示,這是全球首個獲得受理的eVTOL OC審定項目,標志著全球首個載人eVTOL運營標準體系即將誕生。目前,中國民航局審查組已完成了文件審查工作,接下來將在合肥開展現場審查,預計全球首個OC證將在年內獲批。
除了億航通航和合翼航空之外,億航智能在廣州、深圳、太原、無錫等城市的合作伙伴也在同步籌備,積極推進OC審定申請,加快推動EH216-S在當地低空經濟商業運營示范樣板建設。
在獲得OC證后,億航智能的收入來源除了現有的飛行器的銷售收入,還將額外增加通過提供飛行服務獲得的常規性收入。
今年2月,億航智能還公布了EH216-S在中國官方指導價,為239萬元/架,相關價格將于2024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