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提升水泥碳排放核算核查水平,為水泥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提供有力保障
——《兩指南》解讀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
近日,生態環境部依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印發了《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 水泥行業》和《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查技術指南 水泥行業》(以下簡稱《兩指南》),用于指導水泥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核算報告與核查工作。《兩指南》以問題為導向,聚焦主要生產設施碳排放核算核查需求,強化關鍵參數管理,規范核算規則和企業自證材料,全面加強了水泥企業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增加了與配額分配管理需求相銜接的生產參數數據,對做好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行業覆蓋范圍的制度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對于推進水泥行業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水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原材料產業,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點領域。我國水泥產量已經連續多年保持在20億噸以上,水泥產量和消費量占全球比重均超過50%,因此帶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據測算,我國水泥行業二氧化碳排放約占建材工業的80%,占全國碳排放總量比重超過10%,是我國碳減排的重點領域。2021年以來,隨著水泥產品需求量下降,水泥產品產量呈現下降的趨勢,2023年水泥產量相較2020下降了15%,2023年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不足70%,水泥產能過剩矛盾進一步突顯。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我國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制度創新,也是落實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核心政策工具。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積極配合生態環境部推進水泥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研究工作,《兩指南》的發布標志著水泥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取得積極進展。水泥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后,可以有效發揮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機制作用,倒逼低效產能淘汰、釋放先進產能,促進行業企業改進生產工藝,發展低碳技術,降低企業碳排放水平,從而推動水泥行業向綠色低轉型發展。
二、《兩指南》的發布可有效保障水泥行業碳排放數據質量,為配額分配、碳交易保駕護航
1. 為準確核算核查水泥生產企業碳排放提供了指導和依據
溫室氣體排放的數據質量是保證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健康運行的基礎和前提,是碳市場的生命線。全面準確真實的碳排放數據是推進水泥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基礎,也是發揮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溫室氣體減排成效的關鍵要素。《兩指南》通過優化碳排放核算和與配額分配相關的計算公式,精簡參數數量,提高了技術規則科學性與可操作性。在核算關鍵參數方面,按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對數據質量可核算、可核查和可追溯的要求,精簡了關鍵參數數量,熟料過程排放因子和非碳酸鹽替代原料扣減系數均采用缺省值,化石燃料低位發熱量認可貿易結算憑證及第三方機構檢測值,并給出了常用化石燃料的低位發熱量缺省值供企業選擇。對于大部分水泥生產企業僅需準確計量化石燃料購入量、熟料產量、非碳酸鹽替代原料消耗量等關鍵參數,就可以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準確獲取,保障水泥行業碳排放數據質量。
2. 體現了與配額分配管理要求的銜接
核算、核查與配額分配核算范圍邊界保持一致,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則,只核算主要生產設施水泥熟料生產線相應的二氧化碳排放(企業層級只核算不核查);體現了國家對建材(水泥)行業產業政策的導向,鼓勵使用替代原料、替代燃料,明確了非碳酸鹽替代原料的扣減系數,替代燃料也是只報告不核算;并對標國際規則,不再考慮電力產生的間接排放,避免了電力排放的重復計算。為此,指南明確核算邊界為熟料生產(熟料燒成系統)碳排放,并給出核算邊界示意圖,便于企業和相關單位理解和區分;附錄中給出了30種常用非碳酸鹽替代原料的扣減系數,便于不同替代原料的準確核算。
3. 多措并舉,強化了數據質量管控
為保障碳排放數據質量風險可控、兼顧科學和效率、統籌考慮核算和監管能力,《兩指南》對設施層級碳排放核算、核查方法和要點都分別提出了明確要求。嚴格規范了水泥生產企業數據質量控制方案制定及執行、排放相關檢驗檢測、溫室氣體排放量核算、年度排放報告編制和報送等活動,保證碳排放統計核算數據、年度排放報告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同時,《兩指南》明確企業加強碳排放統計核算、熟料生產關鍵參數計量器具等方面的管理要求,明確提出查、問、看、驗四種核查方法和步驟,給出合理取值范圍、經驗數值以及核查過程中的特別注意事項,細化了各項管理要求,有效提升了核算、核查工作的規范性和一致性,具有很強的操作性,起到精準指導水泥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的核算核查工作的作用。多措并舉、發揮合力有效地保障碳排放數據的真實準確。
4. 著眼當前統籌未來,為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預留空間
核算指南提出了五個鼓勵,推動數據質量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其中包括鼓勵企業創新技術手段,應用智能盤庫和煙氣二氧化碳排放自動監測技術。目前,水泥熟料產量根據消耗量、外銷量、購進量、熟料庫和熟料倉的庫存變化確定,需定期對水泥熟料庫進行盤存,盤存會存在一定的誤差,智能盤庫方法可以有效減少盤存誤差,行業內部分企業已經有應用,為此核算指南增加了智能盤庫,鼓勵水泥企業推進智能盤庫的應用。煙氣二氧化碳自動監測是準確計量水泥行業碳排放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今后行業重點推行的方向,水泥行業已經開展了煙氣二氧化碳自動監測試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還存在
流量計量不準、相關技術規范不健全等問題。核算報告指南增加了煙氣二氧化碳自動監測的技術要求,明確數據報告格式要求等,為下一步推動自動監測預留了空間。
總體來說,《兩指南》為水泥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核查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導和依據,具有很強的規范性和可操作性。各有關單位特別是水泥企業要加強學習和培訓,盡快熟悉相關技術要求和規則,高度重視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切實加強內部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對照具體要求做好碳排放核算、月度存證、報告等各方面工作,組建專門的人員和技術團隊負責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相關工作,不斷提升能力建設,為水泥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做好準備工作。
來源:CBMF科技發展部
編輯:馮威濤
審核:王志超、胡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