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全國金屬增材制造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全體會議”在天津成功召開。

“全國金屬增材制造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遼寧省教育廳的指導下,由大連理工大學,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鑫精合激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牽頭組建。此次舉辦的“共同體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全體會議”由遼寧省教育廳指導,大連理工大學、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鑫精合激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辦,河北工業大學承辦。此次會議有近200家參建單位參與,有來自全國各地領導、專家、教師、企業公司、行業組織代表共計200余人出席。
大會開幕式上,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馬國偉首先致歡迎辭。他向蒞臨學校的各位領導、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提到,河北工業大學始終堅持“工學并舉”的辦學傳統,踐行“落地沖高”的工作思路。近年來,學校積極開拓校-政-企創新合作模式,組建高能級政產學研創新聯合體。他表示,期待與企業各界開展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培養改革與發展的新路徑,深化產教融合、協同創新,實現高等教育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向奔赴。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主任郝志強在致辭中指出,人才是產業發展的主要根基和源泉,全國金屬增材制造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成立,對于聯動構建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教育鏈融合發展機制,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推進產業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化部署,實現產教協同、產教融合、產教共興的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郝志強希望共同體成員整合國內資源,發揮科研單位及生產制造企業的優勢,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對接,加快我國金屬增材制造技術的發展,推進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
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于宏國在致辭中指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院校辦學的根本特點,也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必要之路。在全國金屬增材制造裝備行業蓬勃發展的今天,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作為此次共同體牽頭單位之一,將以本次大會為契機,與政行、校企各方攜手發展,發揚同舟共濟的合作精神,持續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加大產教融合的推進力度,創新校企協同育人的機制。圍繞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不斷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和創新鏈的有機銜接,努力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教育強國、制造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開幕式后,河北科技大學楊光教授作《地方高校增材制造學科及專業建設》專題報告、大連理工大學呂軍教授作《凝心聚力,產學研融合推動卓越發展》專題報告、河北工業大學白雪作《檢測賦能制造品質躍升,產研融合攜手共鑄輝煌——河北工業大學高端裝備結構技術團隊成果匯報》主題報告、一帶一路及金磚國家國際聯盟增材制造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沈興東作《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引領高端增材制造技術》專題報告、天津鐳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會敏作《新設備新工藝助力增材制造產教融合快速發展》專題報告,報告內容詳實、見解獨到,給予了與會者豐富的啟發。
專題報告環節結束后舉辦了共同體成立儀式和授聘儀式,并為3家理事長單位、6家副理事長單位、1家秘書長單位、2家副秘書長單位、12家常務理事單位、31家理事單位進行了授牌。
大會選舉鑫精合激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理工大學、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理事長單位,并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主任郝志強向各代表授牌。大會表決通過河北工業大學為秘書長單位,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河北科技大學為副秘書長單位。
隨后,大會向副理事長單位、常務理事單位、理事單位舉行授牌儀式。
儀式后,天津鐳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姜濱、天津博盛瑞創總經理王海軍、天津理工大學教授李琨、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教授李傳軍、齊齊哈爾技師學院教授夏長富、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張文建、黃驊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教授張建勇共同簽訂“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備忘錄,標志著全國金屬增材制造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建設正式拉開了帷幕。
當天下午,參會代表到天津鐳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參訪活動。在活動中,天津鐳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關凱向參訪者介紹了公司的相關情況以及主流產品。隨后,參會老師們參觀了公司的生產車間及展廳,深度了解鐳明激光的在增材制造領域的各項技術。
全國金屬增材制造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成立,標志著高等學校、職業院校向匯聚產教資源、深化產教融合、探索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更高水平教育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隨著共同體的發展壯大,各成員單位將不斷加強產業、教育、科技資源的統籌協調,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高水平綜合大學、高職高專院校在技術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領域的特色和專長,不斷提升共同體建設的質量和實效。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智能制造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智能制造網”,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9719789;郵箱:1271141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