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動汽車普及進入深水區,如何解決補能焦慮成為車企的核心挑戰。超充,則成為車企對抗補能焦慮、提振純電車型銷量的一大路徑。
進入2025年,5C、6C甚至10C超快充技術開始推向市場,并在行業內引起諸多討論。對消費者來說,“充電像加油一樣快”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照進現實。
針對當下超快充的發展,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期間,巨灣技研總裁裴鋒在接受蓋世汽車采訪時表示,“根據我們的統計,用戶在購買電動汽車時最擔憂的就是補能焦慮,即充電便捷性問題。超充是廣大用戶的剛需,這個需求一直存在。”
超快充,不是高端車型的特權
目前很多主機廠都在陸續推出超快充車型,如小鵬、傳褀,比亞迪、鴻蒙智行等。
比如,尊界S800車型所配套的巨鯨電池有兩個版本:增程版和純電版。增程版的6C高壓增程電池包容量為65kWh,僅需10.5分鐘就能將電量從10%充至80%,純電版的5C純電電池包容量為97kWh,從10%充電至80%也僅需12分鐘。
而比亞迪更是在3月17日舉辦了名為“兆瓦閃充,油電同速”的發布會,發布會現場演示了漢L從7%充至62%僅用時5分鐘。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宣布,搭載超級e平臺的比亞迪車型支持1000V電壓、1000A電流,實現1兆瓦(1000kW)充電功率,以及10C的充電倍率。
在描述充電快慢的時候,C指的是電池充放電的倍率,1C表示用1h將電池從100%放電至0%所用的電流值。在不考慮電池容量(電池大小)的情況下,可以簡單理解為C的系數越大,充電速度越快。
對于超快充的定義,裴鋒表示,“2018年,國際上就推出了XFC極速快充的定義。從0%~80%的充電時間在10分鐘之內叫做超快充,15分鐘換算過來就是3C,10分鐘之內就是6C。”
據悉,巨灣技研在2022年就推出了充電從0%~80%只需10分鐘以內的技術,并且實現了量產。
“比亞迪上周一推出峰值是10C,從5%充到61%平均是6.7C,跟巨灣在2022年推出的量產電池速度是相當的,但我們的范圍會更寬,我們是7.5分鐘做到0%~80%。”裴鋒強調。
今年小鵬汽車所發布的小鵬新G6、G9同時標配5C超充AI電池,這也是業界首次將5C超快充技術帶入到20萬級價位。
裴鋒提到,“隨著主機廠和基礎設施越來越普及,超快充會迅速滲透到每一個用戶端,今年也會迎來它的爆發期,而標志就是比亞迪技術和產品的發布。目前開始進入超快充技術平權時代,它不是高端車型特有的,普通中端車型或低端車型也會是標配,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到。”
超快充普及,兩個問題待解決
對于超快充普及,接下來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裴鋒提到了兩點:一是基礎設施端超快充樁的普及。二是在供給端能夠提供足夠優質的超快充動力電池。
據悉,國家在2023年9月制定了超快充的硬件標準,又在2024年12月制定了軟件的標準。而2024年華為進入超快充領域,極大推動了其生態的發展。巨灣技研在2022年也成立了電動汽車產業極速充電聯盟,推動了整個生態的建設。因此,基礎設施端超快充樁的普及將成為影響超快充普及的關鍵因素。
與普通動力電池相比,超快充電池的結構、工藝有所差異。由于過往的動力電池產能都是普通的動力電池產能,如何新建超快充產能或者把原來普通動力電池的產能進行改造,在供給端提供足夠多的優質的超快充動力電池產品,成為另一個關鍵因素。
此外,裴鋒還提到了價格。“現在巨灣的超快充電池比普通電池只貴了5%~10%。如果成本過高,它不符合市場的需求。”裴鋒表示,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對超快充電池的成本規劃,是比普通的快充電池貴1倍。但如果貴1倍,它的普及速度會沒有那么快,今天巨灣已經做到了只貴5%,因此我相信普及速度會越來越快。
目前,隨著華為進入超快充生態,小鵬、尊界、傳褀,比亞迪等超快充車型陸續發布,越來越多的用戶感受到超快充帶來的便利。在乘用車C端市場,超快充帶給用戶的體驗是非常直觀的:以前需要充電1個小時而現在10分鐘就可以搞定。
“超快充技術代表著用戶的需求,由用戶決定技術的走向,最終會發展得非常快。它已經成為了一種消費趨勢,讓用戶體會到科技的進步。”在裴鋒看來,“超快充天然就是和更高科技、更高端的產品、更高端的體驗相結合,它是一種個人感受。超快充的發展速度跟新能源汽車用戶滲透率的發展曲線一樣,一旦超過5%的拐點,3-5年就會過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