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漿處理設備
徐州格雷安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建筑泥漿處理設備研發制造的國內企業,旗下RMT系列泥漿處理設備在業內廣受好評。據悉,RMT系列屬“格雷安”獨立開發且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目前已達到先進水平,并在鉆孔灌注樁基工程、地下連續墻、隧道泥水盾構、地下非開挖工程等建筑工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有效地解決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廢漿處理、泥漿回收及循環利用等問題。
格雷安RMT系列泥漿處理設備目前主要有RMT200(250)C、RMT150和RMT100A三種型號產品,各型號研發的側重點各有不同,總體來看也有共通之處。RMT系列泥漿處理設備主要由固液分離機構、預篩分脫水機構、儲液輸送機構、電控系統4大部分組成,本次評測也將由此“四路出擊”,詳細解讀格雷安這一主打品牌產品。
一、固液分離機構
行業報告顯示,固液分離機構為多椎體大直徑水力旋流器,此種水力旋流器單位時間處理量大,內襯為聚氨酯材料耐磨耐腐,旋流分離精度高。RMT200(250)C即采用這種結構,旋流器外部殼體采用均質Q235鋼板卷制,并經過噴砂處理,可對聚氨酯材料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防止聚氨酯材料因戶外暴曬造成過早老化,有助于提高旋流器的整體結構壽命。RMT150固液分離機構為15°錐單體水力旋流器,外部殼體采用均質Q235鋼板卷制,并經過噴砂處理,表面噴漆3層:1層底漆,2層面漆;均為環氧富鋅雙組份瓷性漆,可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環境,具有極高的耐腐性,大大提高了旋流器的殼體壽命。
二、預篩分脫水機構
RMT系列振動篩采用雙層復合篩體,具有激振調節范圍廣,篩振脫水率高,出料量大,噪音低的特點。能實現大顆粒預篩分和精細物料脫水篩振兩項復合功能;篩體采用均質Q345B均質鋼板焊接而成,結構強度高,使用壽命長,篩體內外均噴砂處理,表面噴漆3層:1層底漆,2層面漆;均為環氧富鋅雙組份瓷性漆,可大大提高篩體的耐腐蝕性,提高篩體的使用壽命。篩板采用聚氨酯制造,耐磨耐腐,適用于過濾含有酸堿腐蝕性液體的廢渣、泥漿。
三、儲液輸送機構
RMT系列儲液輸送系統由渣漿泵、機架、中儲內循環系統組成。渣漿泵采用自主開發的專用渣漿泵,該泵具有輸送效率高,供液流量揚程穩定,可有效的保障旋流器的使用功效;高鉻合金耐磨葉輪與蝸殼,具有硬度高耐磨損的特點。在過濾高磨蝕性渣漿時的使用壽命較普通鑄鋼葉輪渣漿泵要高出2倍以上。機架承載能力強,結構強度大。中儲內循環系統,具有兩項流控制功能,能根據外接入料的濃度不同,有效的調節旋流器工作流量和壓力,并能夠在設備內部實現反沖洗,防止濃稠漿液在設備內部沉淀,可有效避免濃漿憋泵、設備吸空這兩項嚴重事故的發生。
四、電控系統
RMT系列在電氣控制柜的設計選型上采用優等材質的304不銹鋼柜體,其板材達到2mm厚,可滿足樁基基礎施工環境中的耐污染、耐腐蝕、耐刮碰等惡劣的使用要求,對柜體內部的控制元件起到了保護作用。較普通板材的噴塑柜體,使用壽命提高至少2~3倍。此外,RMT系列電控柜還增加了“累時功能與照明預接功能”,累時功能可以統計設備使用時長,對設備的保養與維護能起到提示作用,“照明預接功能”即為設備的使用現場提供照明供電接口,方便客戶的使用。
在電控系統的元件選型與布線上,RMT系列根據市場需求采用高低搭配的形式,對內部元器件按照品牌統一的原則進行選型匹配(內銷——正泰,外銷——施耐德),使電控系統各元件的兼容性得到優化,大程度的避免因采用不同品牌元件而帶來的“電涌”、“沖擊”等兼容隱患,大幅提高了整體電控系統的使用穩定性和元器件使用壽命,從而確保設備的運行穩定性更加持久。優化的線路布局,大幅提高了線路的散熱效率和維修維護的便捷性,使使柜內線路的在高溫炎熱的夏天,依然可以全天候的可靠運轉。
五、核心優勢
著重需要一提的是RMT系列泥漿處理設備采用格雷安新型發明——楔形雙層平衡泥漿篩,該篩體布局擁有普通雙層直線振動篩不具備的性能優勢。“楔形雙層平衡泥漿篩”采用篩體支撐重心上移的結構,改變了傳統振動篩的結構形狀,使之能夠實現與搭載平臺之間形成半沉入式安裝。篩體支撐上移,使篩子在工作時的噪音進一步減小,也使篩振時的振幅更加平穩,使小篩子能夠擁有大篩子的篩分處理能力。
新的內部篩板增加了阻水裝置,使篩上的稀料能夠在阻水裝置的作用下,延長在篩上的篩振時長,從而使稀料的脫水更加充分。振動篩內部同時增加了倒流裝置,可以解稀料通過泵注入到篩板時的水頭沖力,消減沖擊產生的飛濺現象。鑒于對以上結構的增減,使得RMT系列設備在廢渣的脫水效果上更加明顯,更加易于廢渣的運輸和就地裝袋回填,數據顯示,經過“楔形雙層平衡泥漿篩”排除的廢渣含水量小于30%。
六、綜合評測
以上,我們對RMT系列泥漿處理設備4大組成部分及核心優勢做了較詳盡的介紹與評測,至于RMT系列設備使用后究竟能帶來哪些收益,我們在下文試揭曉答案。
總體來看,使用RMT系列泥漿處理設備有三大經濟效益。
1、可節約泥漿池的建造費用
傳統方式處理灌注時的回漿,是通過沉淀然后再撈渣,這種方式對泥漿的處理效率既低又浪費,而且需要占用場地空間建造較多的泥漿池。下圖試舉“連續墻施工中對泥漿的傳統使用與處理工藝”與“RMT系列泥漿處理設備簡化后的施工用漿工藝”來對比分析,可知RMT系列設備相對傳統泥漿處理方式的效益。
2、大幅度提高凈化后循環用漿的及時性,提高施工效率
傳統的沉淀處理、撈渣處理,需要的周期時間較長,利用RMT泥漿處理設備則可以實現“在施工時邊用漿邊處理”的效果,能夠大幅度地提高施工效率。
3、節約造漿費用
在鉆孔灌注樁施工中泥漿的傳統處理方式基本上是灌注1根樁,就要廢掉等體積的泥漿一次,然后再造新漿。由于RMT系列泥漿處理設備采用了旋流分離技術,可以使泥漿在進行固液分離的時候,僅脫離出大于0.074毫米以上的固相物體,使得泥漿中大部分成份得到了保留。按照RMT泥漿處理設備分離后廢渣的含水率在30%左右來進行計算,其泥漿中的有益成分損失將不會大于30%,也就是說,RMT系列設備對每一個灌注樁的泥漿凈化,可以較傳統用漿模式節約70%的造漿費用。
綜上所述,RMT系列的使用經濟效益在于它能有效的控制泥漿的性能指標,減少因泥漿性能下降所發生的卡鉆、塌孔事故,提高造孔效率和成樁質量,節約用漿造漿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