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動制動器盤式摩擦片OREMO E4-A1934 COREMO 144143 抱
國標制定對RFID產業有什么好處?
上海集成電路技術與產業促進中心副主任姜祁峰表示:“超高頻RFID標簽的使用性能一直是應用單位關心的問題,但卻一直缺乏一套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CQC將標簽性能評價納入國家自愿性認證體系中,將有助于提升應用單位的信心,幫助應用者選擇合適的標簽,并提供規模使用的產品質量保證。”
UHFRFID國標的制定和發布歷程(非完整統計)
UHFRFID國標文件之一——《信息技術射頻識別800/900MHz空中接口協議》生效于2014年5月1日。該標準規定了840MHz~845MHz和920MHz~925MHz頻段射頻識別系統空中接口的物理層和媒體訪問控制層參數以及協議工作方式,適用于840MHz~845MHz和920MHz~925MHz頻段射頻識別系統標簽和讀寫器的設計、生產、測試和使用。參與國標起草的單位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睿芯聯科(北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中興智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電華大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西安西電捷通無線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遠望谷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聚星儀器有限公司、北京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上海坤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如果要往前追溯,2006年6月9日,中國科技部等國家部委終于發布了當時國內外業界期望已久的《中國射頻識別RFID技術政策白皮書》,可惜的是,白皮書只對我國RFID技術發展提出了一些模糊的戰略方向,對標準、頻率等敏感問題未作出明確的規定,顯然,這本白皮書象征意義遠大于現實意義
2007年4月20日,國家信息產業部發布了《800MHz/900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技術應用規定(試行)》(信部無[2007]205號)(以下簡稱《規定))對我國UHF頻段RFID無線發射設備的工作頻率、發射功率、占用帶寬、頻率容限、鄰道功率泄漏比、工作模式、雜散發射限值以及傳導騷擾發射等射頻指標作了詳細的規定
直到2013年9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了編號為GB/T29768-2013的《信息技術射頻識別800/900MHz空中接口協議》,基本上完善了UHFRFID的國家標準。
國標制定對RFID產業有什么好處?如何認證?
工信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王立建介紹說,“空中接口協議”是RFID的核心技術,現已發布的國標將為推進我國自主射頻識別產業、加快物聯網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RFID產業關乎國計民生。在與之相關的若干個技術分支中,市場前景好、巨頭布局密的就是與新國標相同的800/900MHz頻段。在這個頻段,目前上已公開的核心超過600個,而其他所有頻段的一般只有十幾個,多不超過50個。新國標,體現了30項基于自主創新的,可以說,國外巨頭如果想在中國切入市場,很難繞開這個群。雖然從國內外的數量對比來看,“30”和“600”依然差距明顯,但新國標也已經為自主RFID技術和產業參與競爭拿到了相當大的話語權。
在新國標實施后的第二年,2015年7月16日,CQC研發并推出了800/900MHz射頻識別標簽性能評價業務。該項目對設備選型、招標采購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參考。業務信息如下:
產品名稱業務代碼認證規則依據標準
800/900MHz射頻識別標簽92013CQC92-476221-2015《800/900MHz射頻識別標簽性能評價實施細則》CQC9217—2015《800/900MHz射頻識別標簽性能評價技術規范》
當年9月,CQC又發布了《800/900MHz射頻識別標簽性能評價實施細則》(CQC92-476221-2015),適用于840MHz-960MHz的RFID標簽,認證模式為產品型式試驗 獲證后監督。由CQC委托檢測實驗室——ICC實驗室開展產品檢驗。具體獲證產品和企業信息可在CQC網站進行查詢。
支持國標的UHFRFID產品現狀和進展怎樣?
“雖然國外廠家一直掌控著RFID的關鍵技術,布下重重阻擾和技術堡壘,但國內RFID企業并沒有放棄對RFID核心技術的攻克。”江蘇本能科技有限公司鄒高峰告訴記者。該公司已經研發出的支持國標超高頻RFID讀寫器,在技術指標、性能、安全加密等方面已經趕上甚至超過ISO18000-6C讀寫器,獲得業內的一致好評。基于自身的技術優勢,該公司已經將該款產品成功應用在山東省特種車輛管理領域,并成為國內將國標讀寫器商用的企業。鄒總指出,國內在超高頻自動識別技術研發上雖然滯后2-3年,但也在積極趕超,形成了一批有技術含量的和產品。此外,國標超高頻RFID的市場還需加大力度培育和開拓,逐步取代ISO18000-6C標準產品。未來市場的發展雖然面臨著各種挑戰,但同時面臨各種機遇,國標超高頻RFID的春天已經到來。
而在新國標正式實施之前的2013年,業內另一家企業北京睿芯聯科自主研發的符合國家創新標準的讀寫器芯片組與標簽芯片已進入中試階段,隨后也推向市場。據悉,其符合國標/行標的讀寫器模塊和應用產品已經應用于商務部瓶裝酒追溯與管理系統解決方案中。
中興智聯的產品經理王耀東先生也對記者表示,正在推出符合自主國家標準的相關產品。王經理還指出,國標的推出是大勢所趨,這有利于對國外的規避、整合民族企業的自主研發力量。
隨著超高頻國家標準的實施,作為標準制定的核心參與單位,華大電子已經完成了超高頻國標電子標簽芯片的開發,為國家標準的推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北京中電華大電子設計有限責任公司RFID事業部總經理段昌英女士告訴記者,為了保證信息安全,在一些保密相關的領域或與國家安全密切相關的應用中,國標產品有很大的可能性會替代18000-6C產品。但她同時認為,僅僅將產品接口改為國標其實仍是不夠的,因為無論采取哪種接口標準,傳統的RFID幾乎沒有安全特性,因此很難避免RFID的內容被讀取,或被惡意復制,這也就是為什么在超高頻RFID國標中提出了安全的概念。為了實現RFID的安全功能,華大電子依托于多年在智能卡芯片領域安全設計經驗,在國標RFID中加入了商用密碼算法SM7,進一步提升了產品安全特性。
中電華大希望通過這一系列帶安全機制的RFID產品以及配套應用系統方案的推出,能夠滿足對防偽、保密有需求的RFID行業應用要求,并持續開拓更多的潛在RFID應用。段總強調,相對于發展了多年的18000-6C產品,國標標準發布時間尚短,目前產業鏈上下游仍處于磨合和完善的過程中,許多配套產品仍是空白。這一方面對國標標準的推廣造成了阻礙,另一方面也可以將其看作是一個機遇,畢竟在這個空白市場上,技術者會有更大的優勢。中電華大很高興的看到已經有很多的業界廠商加入到國標產品開發的隊伍中來,并很愿意與他們共同合作推動國家標準的落地,做大RFID市場。
深圳遠望谷通用產品開發中心總監王煒先生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超高頻RFID標準推出時間較早,應用較為廣泛,主流廠商都有符合標準的產品,對于國標的推廣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建議國家在涉及信息安全的部門推廣RFID國標應用,并在政策上要鼓勵RFID企業做好支持國標的技術儲備,不能等到項目來了才臨陣磨槍。遠望谷已經積極的推出了專門針對超高頻RFID國家標準開發的讀寫產品,在用自己的行動來為國標的推廣出一份力。
“接過今年上海RFID世界大會的成功接力棒,今年8月18-20日,RFID行業的又一場年度盛筵——第八屆深圳物聯網與智慧中國博覽會即將隆重登場,RFID將是本次博覽會大的主角之一,有意了解UHF國標產品的企業和終端用戶朋友,歡迎提前進行VIP觀眾的報名注冊。”博覽會組委會VIP觀眾邀約負責人付經理向記者介紹到,“我們今年的展會規模較之前將有翻倍的預期,整體展出面積已經達30,000平米,上百家的RFID企業,上千款的RFID產品,總有你感興趣的合作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