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超越——杜心林先生
——突破、超越
隨著高壓變頻器技術和市場的不斷成熟,高壓變頻器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近年來高壓變頻器的功率越做越大,往大功率同步矢量控制方向發展成為高壓變頻器的一個必經之路。
但是,開發大功率同步矢量控制高壓變頻器產品需要解決很多難題,包括通風、冷卻以及同步電機的調速問題。憑借500臺以上的業績而躋身國產高壓變頻器前列的合康不僅在市場上所向披靡,而且以行業發展的責任感積極攻堅技術難關。經過不懈努力,其大功率同步電機矢量控制高壓變頻器通過帶負載運行驗證,填補了國內的空白。
合康如何攻克大功率同步電機矢量控制技術?這項技術又有哪些優勢?未來將如何持續超越? 為此,本刊記者采訪了北京合康億盛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杜心林先生(以下簡稱“杜總”)。
難題
杜總說,是客戶的需求引發合康攻克了這項技術。
由于合康的高壓變頻器在技術、產品及服務上的綜合優勢,受到俄羅斯客戶的青睞。在合作過程中,客戶提出了球磨機上的高壓變頻器需求。需要解決三個技術難題:一是大功率同步電機矢量控制;二是位置傳感器的通訊技術;三是編碼器的安裝問題。
杜總表示,交流同步電機的調速是電氣驅動領域的一大難題,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交流同步電機調速技術的研究,80年代初已研制成功交—交變頻同步電機的實驗樣機,但大功率交流變頻調速裝置直到90年代后期才得到發展。目前國產大功率變頻裝置成功應用于同步電機的實例很少,都是國外品牌一統天下。
同時,要開發大功率高壓變頻器必須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通風、冷卻問題,這些原來在變頻器里不突出的技術,隨著功率的增加變成了一項很突出的技術;二是大功率的驅動問題比較突出。
因此,要滿足客戶需求,難題必須解決。
突破
杜總認為,隨著現代通信技術、遠程控制技術、總線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全數字方式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全數字化交-直-交大功率同步電機矢量控制器的應用是未來應用的方向,這方面在我國的應用和研究還是空白。變頻調整控制方法的進展主要體現在由早期的靜態控制方式向高動態性能的四象限運行的矢量控制發展,采用這種控制方式可以有效的解決高壓同步電機的動態響應,和調速比寬等要求,系統可以恒轉矩輸出。
合康的研發人員經過不懈努力,攻克了這一難關。
今年4月,合康的大功率同步電機矢量控制高壓變頻器在山西臨汾水泥廠經過帶負載運行驗證一次通過,填補了國內的空白。大功率同步電機矢量控制高壓變頻器具有電網污染小、無需無功補償設備,快速響應,調速比范圍寬,重載恒轉矩起動,四象限運行等特點。大功率同步電機矢量控制高壓變頻器可以適合調速要求比較高的場合運行,如礦井提升機、球磨機、鋼鐵廠的主軋鋼機、大型船舶驅動、牽引電車等等。
“從目前來講,高壓變頻的技術問題在于容量的大幅提升,那么產品如何適應行業高溫、惡劣環境正常使用,冷卻、通風等隨之成為關鍵技術,如何提高高壓變頻器的質量和使用壽命,能夠在粉塵、灰土環境的影響下保證正常工作是一個嚴肅的課題。而隨著2007年合康6kV/4000kW產品已成功運行,到2008年用戶提出了5600kW、7600kW的高壓變頻器的需求,因此為適應客戶的需求,必須加大開發大功率高壓變頻器產品。現在,我們攻克了這些技術難關,合康在大功率同步電機矢量控制高壓變頻器的產業化方面又邁進了一大步。”杜總對此滿懷信心。
超越
之所以能夠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關,關鍵在于兩點:一是合康有長遠目標,行業健康發展;二是合康擁有一支團結拼搏的技術研發團隊。
技術突破更多帶來的是行業的進步,而在行業里一片急功近利的現在,勤于創新,勤于追求更高的品質,這種企業精神的可貴之處不言而喻。合康立志于研發大功率的高壓變頻器,研發出有特色的、高質量的產品,引導行業的發展,研發人員的勤奮與執著為合康在高壓變頻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杜總說,合康不僅投入大量的費用做產品研發,而且對相關研發部門有明確的定位,避免低水平重復。比如研發部主要實現功能突破,設計部負責技術延伸,而正在著手建立的工程部則重在應用。
因為合康立志做有特色的產品,所以今后技術突破仍是關鍵。杜總說同步電機的無速度傳感器矢量控制是下一個目標。
而對于越來越多的高壓變頻器投入市場運行帶來的維護問題,杜總認為培養的人才非常重要。近期合康又面向全國高校新招聘了20多位的研究生及本科生,經過嚴格培訓,目前分兩批工作,一部分負責客戶應急問題的解決,而另一部分負責新產品調試。而且等待磨煉成熟后將分到各片區,獨立承擔更重要的工作。
面對時間已經過半的2008年,合康的銷售目標已經超額完成。“今年的目標沒有任何問題,問題在于我們怎樣滿足客戶高速增長的需求”。杜總如是說。
中國高壓變頻器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極為廣闊,但在中低端應用領域許多企業已陷入惡性競爭的紅海中。其實,我們還有許多技術方面的盲點和空白亟需攻關,但這也意味著這個行業具有廣闊的藍海。積極呼吁更多像合康一樣的國產高壓變頻器企業通過不斷技術創新與突破,超越自己,邁向。
上一篇:踏實做事,低調做人
下一篇:乘風破浪 直掛云帆--潘琪宏
- 凡本網注明"來源:智能制造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智能制造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智能制造網,http://www.xashilian.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01國家數據局綜合司關于征集數據基礎設施
為落實《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指引》(簡稱《建設指引》)工[詳細]
- 02加速行業智能化——華為AI+制造行業峰
4月28日,華為AI+制造行業峰會2025在廣州盛大舉行。在峰會[詳細]
- 03101個!發改委公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
《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近日公布,共計10[詳細]
- 04玉柴與天人農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開啟
在參觀和座談過程中,雙方圍繞行業市場態勢、產品聯合開發、[詳細]
- 05泰禾智能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10.68%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380.49萬元,同比增長10.68%[詳細]
- 06七部門發文,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按下“
《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30[詳細]
- 07中亞股份2024年營收10.15億元,同比下
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為10.15億元,同比下降0.29%;歸母凈利潤[詳細]
- 08山西忻州:農機服務助力春季農業生產
忻州市忻府區農機發展中心組織農機技術人員深入田間、農戶,[詳細]
- 01十部門聯合發文,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
《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近日印發,要[詳細]
- 02一周趣評:穿戴式單人飛行器首飛;亞馬遜被傳放緩數據中心擴張
2025年4月21日-4月27日,飛行器、數據中心、A14芯片、辦公平[詳細]
- 03AI已經成為人形機器人最大的瓶頸?
在看似繁榮的表象下,行業共識正在逐漸浮現:人工智能(AI)技[詳細]
- 04《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
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任[詳細]
- 05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印發
《智能制造典型場景參考指引(2025年版)》基于制造企業探索實[詳細]
- 06南充市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助推農業
截至目前,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0.5%,首次超[詳細]
- 07海外布局加速落地,威勝信息一季度凈利
一季度,公司新簽合同7.77億元,同比提升30.4%。截至報告期[詳細]
- 08廣州資源環保公司與越南進盛投資戰略合作
4月22日,廣州資源環保公司與越南進盛投資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詳細]
- 01匯川技術2024年凈利潤42.85億元,擬派
匯川技術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89.78億元,同比增長38.28[詳細]
- 02中亞股份2024年營收10.15億元,同比下
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為10.15億元,同比下降0.29%;歸母凈利潤[詳細]
- 03制藥裝備頭部獲62家機構調研:未來計劃加大研發投入
近日,東富龍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于4月25日接待Fidelity[詳細]
- 04山西忻州:農機服務助力春季農業生產
忻州市忻府區農機發展中心組織農機技術人員深入田間、農戶,[詳細]
- 05101個!發改委公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
《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二批)》近日公布,共計10[詳細]
- 06玉柴與天人農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開啟
在參觀和座談過程中,雙方圍繞行業市場態勢、產品聯合開發、[詳細]
- 07七部門發文,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按下“
《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30[詳細]
- 08泰禾智能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10.68%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380.49萬元,同比增長10.68%[詳細]